盧立清的奏疏內容,有幾分真幾分假?
趙維隆向眾臣問出這話,證明他對這位西線主將失去信任。
對此,一眾大臣盡皆沉默。
幾息之後,只聽吏部尚書黃志成說道:“皇上,盧立清所言之真假,還需派人查證……”
也只有這位真正意義上的帝師,才會在這個時候說這句話,而不用擔心皇帝的怒火。
“查證?”
趙維隆冷笑一聲,隨即說道:“朕問你們,朝廷耗盡江南五郡財賦,供養了多少能戰之兵?”
見眾人不答,趙維隆直接說道:“算上新建的七衛所禁軍,也不過十萬人而已……”
“雍王在西北,哪怕他把西北三郡都佔了,就能供得起十萬大軍?”
還別說,聽了趙維隆最後這句話,現場眾人皆面露思索之色。
誠如趙維隆所言,西北三郡土地貧瘠人口較少,即便都佔了也供不起十萬兵。
不計後果窮兵黷武,西北三郡能拉出三萬戰兵,就已經非常不錯了。
這裡的戰兵,說的不是普通衛所軍,而是能打硬仗的軍隊。
而經歷喪屍亂世之後,西北三郡生產力定會大受影響,更不可能撐得起十萬大軍。
想到這裡,在場重臣皆感汗顏,他們竟都忘了這一茬。
說穿了,還是他們太相信盧立清,外加軍情緊急才讓他們沒有多想。
事實上,除了兵部尚書王存璋完整看過軍報,其他人都是粗略掃了一遍。
時間緊,軍情急,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朕再問你們,是守城容易還是正面交戰容易?”
這個問題,指的是盧立清等人,放棄漢北城的決定。
通常情況來說,肯定是守城要容易許多,尤其是漢北這種郡城,其防禦工事相當完備。
見眾人仍不答話,趙維隆冷聲道:“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敵軍即便有十萬大軍,難道是他們十倍兵力?難道逼得他們必須要棄城?”
此刻,殿內眾人還是沒有答話。
趙維隆的話表面上看有道理,但任何情況都要具體分析,而不是如當下這般紙上談兵。
無論如何,盧立清等人親歷前線,要比朝廷中樞這些人更清楚情況。
“皇上,臣贊同黃志成的看法,這件事一定要嚴查!”
目光掃視左右,王庭鶴接著說道:“朝天可命都察院都察院輯事監,一同派出專員趕赴前線,瞭解戰事情況!”
讓都察院兵部和輯事監一同派人,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證調查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