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所有人離開後,趙延洵依舊站在沙盤前。
他在他旁邊,霍安端著一個托盤,上面拜訪著四種顏色的小旗。
拿著旗子,趙延洵在沙盤上插著,每種顏色代表著不同的勢力。
最後,他拿起了一小面“雍”字旗,插在了平山府城的位置。
經過剛才的問奏,應對北地郡的策略已經有了雛形,接下來只需執行外加不斷完善。
看著一旁牆上的地圖,趙延洵微微嘆了口氣。
他本想一鼓作氣入關,但如今看來,如果不解決北地郡的問題,繼續往關內用兵將十分危險。
此刻,趙延洵只希望解決北地問題能少流血,最好是將北地軍民全部收服,那樣他的實力將會大漲。
好在,他的優勢很大,所以成功的可能性也大。
當趙延洵絞盡腦汁完善對策時,另一頭的理政學堂,已經完成了上午的課程。
學子們陸續從課堂內走出,相互之間正探討著。
午餐將由學堂提供,此刻他們正往食堂走去。
眾人行進之間,相互還在探討學問,可其內容卻讓張光仕很意外。
上午這堂課,教授的是數學,所以學子們都在討論計算。
他們學成之後,會被委派到各地去為官為吏,到時候免不了要統計各種得資料,所以數學是非常重要的課程。
張光仕不知內情,在他看來學子就該讀聖人經典,而非如討論數學這等細枝末技。
作為從小熟讀經典,經受正統教育的讀書人,張光仕忍不住吐槽:“不學聖人經典,雍王簡直倒行逆施,虧我還以為他真是什麼賢王!”
此刻他就站在院子裡,他這一句話聲音雖然不大,可卻傳到了學子們的耳朵裡。
眾人紛紛停下腳步,站在前面那人盯著張光仕,冷著臉問道:“你是何人?安敢出言不遜?”
在學子們心中雍王是神聖的,他們絕不允許有人汙衊,所以對張光仕自然沒好臉色。
張光仕沒有回答這兩個問題,而是自顧自說道:“聽說你們學成之後,會被委派各地為官,似爾等這般不讀經典之人,為官又如何能施以仁政?”
越往後說,張光仕心裡就越生氣,而他這些話也讓學子們怒火上湧。
“學這些數字計量,倒是方便你們盤剝百姓,如此說來……雍王治下,怕是少不了苛政害民!”
雖然這些天觀摩,讓張光仕對普通百姓生活有了解,但心裡已經在懷疑,自己看到的很可能是假的。
所以,他要拆穿這些謊言。
“你放肆……”
聽到張光仕這般出言不遜,本來想與其爭論的學子們,此刻個個都攥緊了拳頭。
見此情形,張光仕更多了幾分輕蔑。
站在前方的學子冷聲問道:“你是何人,竟然如此大放厥詞,汙衊殿下!”
張光仕義正言辭道:“汙衊?我講的話難道不是實情?何談汙衊?”
他真的不是在槓,而是堅定認為自己是正確的,所以坦坦蕩蕩。
但他這幅樣子,看在學子們眼裡,卻是趾高氣昂盛氣凌人。
另有學子上前說道:“你可以說我們學識不豐,可以說我們教授講學不行,但我們絕不允許你汙衊殿下!”
隨即又有學子喊道:“收回剛才你的話!”
看著群情激奮的眾人,張光仕感到有些痛心,這些年輕人不讀經典,才會被雍王洗腦成功。
這時,跟在張光仕身後的侍衛提醒道:“姓張的,我勸你收回剛才的話!”
這是善意的提醒,因為這名侍衛已經看出,這些學子們可能要動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