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筆才用硃批,他一個藩王也如此,可謂是大大的僭越。
“報請安排青壯三百人,疏通元縣護城河……”
元縣的情況,趙延洵有一些瞭解,這裡的護城河並不太寬,疏通他的意義並不太大。
有這功夫,還不如把元縣周圍的河流相互勾連,以此形成更大範圍的“護城河”,拓寬縣城內的安全活動範圍。
於是趙延洵拿起筆,在文書上寫到:護城河小,可勾連周邊河流,用以護衛百姓。
這份文書會被打回去,元縣的人會重新再報方案。
正當趙延洵要拿起下一份,大殿外走進了一名太監,稟告道:“啟稟王爺,兩位樞密使求見!”
聽到這話,趙延洵放下了硃筆,說道:“讓他們進來!”
沒一會兒,兩位樞密使從殿外走進來,臉上的喜色抑制不住。
“參見殿下!”
“二位愛卿免禮!”
待這二人起身,趙延洵才問道:“兩位愛卿何事?”
“殿下,天馬堡大捷!”關和泰拱手道。
聽到這個訊息,趙延洵微微愣了下,才笑著說道:“看來,這人還是要逼一逼,否則指不定還得等多久!”
兩位樞密使訕笑兩聲,對此他們不好多做評論,畢竟能少得罪人就少得罪。
“說說傷亡和斬獲!”趙延洵端起茶杯道。
這是最關鍵的兩點,把這些弄清楚了,他才能評價此次戰役情況。
隨即陳安明答話道:“此戰,崔興安所部戰死者二十六人,重傷三十七人,輕傷四十八人……”
“崔興安所部?”趙延洵皺起眉頭。
“他們怎麼死這麼多人?侍衛司的人幹什麼吃的?”
說這話時,趙延洵明顯有不滿,這讓陳安明心感焦急,畢竟他兒子也在其中。
“回稟殿下,侍衛司徐宇判定,賊軍會往北面突圍,所以帶人防守北邊,讓崔興安駐守天馬堡南邊!”
說到這裡,陳安明苦笑道:“誰知賊軍反其道而行之,出堡之後向南突圍……所以直面崔興安所部!”
判定賊軍往北突圍,這事怪不得徐宇,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算無遺策。
“你的意思是,崔興安的三百號人,擊敗了賊軍?”趙延洵放下茶杯問道。
“賊軍四百餘人,只有十幾人突圍逃離,其餘全部被殲滅,繳獲大量武器鎧甲,還有兩百多匹駿馬!”
說到這裡,見趙延洵滿意點頭,陳安明才接著說道:“除此之外,崔副千戶還抓了二十多號俘虜!”
“好,很好,這個崔興安堪大用!”趙延洵評級道。
“這次大捷,該記功的記功,該封賞要封賞,你們回去拿出個章程,報給長史司!”
“遵命!”
就在這時,只見趙延洵靠向椅背道:“還有一條,回去之後製作本次大捷情況說明,派發到兵馬司百戶一級,號召所有人以崔興安為榜樣!”
號召所有人以崔興安為榜樣,陳安明根本沒想到,趙延洵會如此看重崔興安。
看來往後,崔興安的路走寬了。
而這全是他自己拼出來的,旁人根本說不得什麼,只能激發鬥志追上去。
就在這時,大殿外走進了一名小太監,只見他躬身道:“啟稟王爺,永福宮傳來訊息,王妃娘娘有喜了!”
&n..pppp('末世從封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