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在地上,孟海老老實實答道:“是,草民……”
但趙延洵沒讓他繼續往下說,而是緊接著問道:“這一路想必困難重重,你有那個本事,帶著一堆人逃亡?”
聽到這番質疑,孟海暗想這次恐怕沒這麼順,然後他便答道:“回王爺,小人沒太大本事,所以一路上都在死人,只不過一路上也在救人!”
趙延洵本以為孟海要吹噓自己,不料此人卻會如此作答,看得出孟海是個實誠人。
於是趙延洵也不再多加盤問,直接問道:“說說你的來意!”
孟海本以為還有盤問,卻也沒料到趙延洵直接跳到了這一步,但還是讓他鬆了口氣。
“王爺仁德,解救了元陽河城的百姓,讓草民深感敬服!”
“但草民途徑的桐昌城德二縣,也有不少百姓存活,但卻身處怪物圍困之中,命懸一線……還請王爺廣施仁德,救救這些百姓!”
孟海辭懇切,讓趙延洵對他印象又好了幾分,暗道此人也有一顆仁心。
“解救百姓,本王不會推辭,但元陽隴右這麼多百姓,他們都身處危險……憑什麼,本王要先救你說的城德,桐昌二縣的人?”
如今河城已下,王府之內正在商議,下一步該往哪個方向發展,此刻趙延洵正好聽聽孟海的說法。
面對問話,孟海一時有些語結,誠如趙延洵所說,其他人的命也是命,憑什麼就得先救這兩個縣。
深思一番後,孟海答道:“回王爺,小人在元陽待了兩個月,跟隨車隊去了不少地方,也經歷了多次危險……”
“危險皆因怪物而至,和桐昌方向的怪物相比,元陽周邊及河城,怪物明顯要多!”
“且桐昌縣內河流眾多,怪物難以為禍,所以王府收復桐昌要容易許多!”
目光盯在孟海臉上,趙延洵平靜道:“看來你還有第二個理由!”
“王爺明鑑,臣的第二個理由是,正因桐昌方向怪物較少,且難以為禍,所以存活的百姓的也更多,他們全都……”
此時趙延洵卻打斷道:“百姓多,能有多少?”
“肯定比河城要多,僅臣沿途所見的,便不下三千人的!”
桐昌城德很大,孟海經過的地方很小,如果他沿途遇到的都有三千人,那實際上的人只會更多。
這讓趙延洵心情大好,現在唯一制約他發展的就是人口,所以孟海的這第二個理由,才真正將他打動。
趙延洵靠上椅背,徐徐說道:“所以你的意思是,王府應當先易後難,先多後少!”
孟海沒有急著答話,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回答,關乎趙延洵最後的決定。
再三思索後,孟海才道:“桐昌與元陽經灞河相連,王府若要派駐兵力,順流直下可直到縣城,交通也十分便利!”
孟海這句話,等於是他總結出的第三個理由。
當孟海等著答覆時,卻見趙延洵端起茶杯,沉聲說道:“此事重大,本王還得與幾位大臣商討,你先回去吧!”
沒有答覆,這讓孟海頗為失落,但他也清楚自己已經盡力,只能回去等待最後的結果。
孟海再度叩首,然後才慢慢從地上起身。
可當他要轉身離去時,卻聽趙延洵道:“依你的本事,加入軍中,或許會有一番作為!”
孟海不由怔住,隨即便道:“多謝王爺提點!”
“回去之後,把你沿途遇到有活人村落,全都記錄下來,說不定能用得上!”
孟海心中大喜,雖然趙延洵沒有答應他什麼,但他還是叩謝道:“草民替桐昌城德百姓,叩謝王爺天恩!”
&n..pppp('末世從封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