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位上,皇帝目光森冷,一直盯著端妃的眼睛。
殿內一片死寂,即便有深厚的情意,即便有皇帝的寵愛,但端妃知道此事沒那麼容易糊弄過去。
此刻,端妃強壓住心頭不安,靜靜與皇帝對視著。
能做到這一步,足可見端妃心理素質有多強大。
她這樣的女人,可以說是比肩呂后武皇的人物。
雖然表情平靜淡定,但端妃腦子卻轉得飛快,要安穩度過此關她還得想辦法。
“皇上,臣妾還是那句話,若殺了臣妾能平息天下臣民之怒,臣妾願為皇上分憂!”
說道這裡,端妃自顧自走向一旁,一旁拿起軟榻小几上一些小衣服,自顧自的抹起了淚珠。
那些衣服,趙永鋮一眼就認出,是老四和老九小時候穿的,而且還是是當初他親自下旨,命巾帽局和針工局制辦。
“老四死的不明不白,老九也生死未知,不惑之年二子皆失,臣妾餘生已無留念,活著反而遭罪!”
說完這話,端妃直接轉過身面向皇帝然後跪地道:“臣妾只有一個請求,臣妾死後不求厚葬,只求皇上能在西郊賜予三尺地,把老四老九的衣物與臣妾葬在一起……”
“如此,臣妾也算和兒子在地下團聚了!”
端妃哭得梨花帶雨,此刻她可不是在演戲,而是實打實的傷心悲痛。
事實上,要是皇帝真讓她去死,她其實也能夠接受,因為她確實覺得活下去沒啥意思。
但另一方面,她又覺得自己還不能死,至少也得等到皇后倒臺,太子一家死絕後她才能死。
不得不說,端妃眼前這番表現,也讓趙永鋮回想起了許多往事,特別是這些年的憋屈。
當初,四子趙延庭是他最看好的兒子,就在他都準備好與群臣撕破臉皮,強行廢長而立老四為太子時,趙延庭卻意外落水而亡故。
偏偏就在這時,南方官逼民反引起大規模造反,趙永鋮為求穩而不得不偃旗息鼓,對趙延庭之死的調查也草草了事。
雖然過去了這麼多年,但在趙永鋮心中依舊是奇恥大辱。
他是至高無上的皇帝,但的廢立太子的一次試探,現實卻給了他一個響亮的耳光,告訴他文官勢力已不受控制。
平息叛亂後,趙永鋮的主要精力,就是和文官勢力作鬥爭。
這一事件的延伸,就是擺在明面的太子之爭,他把九子趙延洵推了出來。
可惜也是到了最後時刻,胡人叩關入侵了,逼得趙永鋮不得不再次讓步。
兩個兒子都沒了,端妃確實沒有必要再折騰,那麼究竟是誰要殺太子?
誰會得到好處?趙永鋮努力思索著。
就在這時,只見端妃叩首道:“皇上,臣妾已無牽掛,請賜臣妾鴆酒!”
此刻,趙永鋮臉上寒霜逐漸消散,但他仍舊一句話都沒說。
他不說話,端妃也不說話,只是低聲啜泣。
良久之後,趙永鋮才從椅子上起身,來到端妃面前將她扶起。
“愛妃,朕有難處!”趙永鋮緩緩道。
擦去眼角淚珠,端妃更嚥著說道:“臣妾知道,所以臣妾願意赴死!”
此刻,就連趙永鋮眼眶也有些泛紅,乃至於聲音顫抖道:“別再提死了,朕聽不得這個字!”
站在趙永鋮的角度來看,他其實也命途悲慘。
連續喪子、文官跋扈、各地造反、邊關不穩,如今更是天降喪屍,要把祖宗傳下的江山都亡了。
誰知這時,只聽端妃道“若非掛念皇上,臣妾早就自掛白綾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