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陸道升拿出了兩個專案,hao123網址導航網站和網咖管理系統,王樹只看上了hao123。
沒看上網咖管理系統的理由也很體現王樹的功力。
王樹覺得這個東西雖然你陸道升有了一定的技術提前量,但技術壁壘不足很容易被模仿,雖然先發優勢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最終的勝利者看得是地推速度。
在市場推廣方面陸道升並沒有顯示出很強的比較優勢,所以暫不考慮投資。
陸道升內心瘋狂鼓掌,這考慮和自己不謀而合,要不是自己有重生優勢謀劃了後面有盛大的東風可借,說什麼也不會涉足網咖管理系統這塊業務。
兩人接著就hao123專案的融資進行了好幾輪的談判。
之所以來回這麼多輪,一個為了儘可能多地獲取資金,保障在接下來的一年到一年半時間裡有充足的彈藥和騰訊掰手腕,陸道升打心裡重視這次談判。
再一個是陸道升覺得自己不善此道,每次談一談就需要花很長時間思考。
最後就是能有效拖延談判時間,讓王樹晚點注意到騰訊。
考慮到現在大勢未成,只是有些先發優勢,資料增長速度雖然很快,但總量還不夠大,之前的談判裡,陸道升提出了對hao123網址導航網站業務800萬美金的估值。
如果再過上3年,導航網站神功大成世人皆知,那麼王樹可能做夢都要笑醒陸道升能開這麼便宜的價錢。
如果再過上8年,一個跟在hao123屁股後面跑的模仿者被谷歌2000萬美金收購,創始人蔡文勝還嫌棄賣便宜了。
陸道升覺得自己這個提法相當良心了,更別說提出時正是網際網路泡沫沒轉向的時候。當然,實際上的底線是400萬美元。
王樹並不知道將來網址導航網站的盛況,也不覺得導航網站有很強的技術壁壘,對這個估值並不認可。
但確確實實看到了增長速度和網咖里人們對hao123的喜愛程度,而且有明確的變現途徑擺在眼前,不用擔心是隻燒錢看不到回報的專案。
所以心裡也糾結,怕殺價太狠給談崩了。
雖然有大不了再找個類似專案投起來的底氣,但覺得能有陸道升這麼一個具備前瞻意識的創始人,專案成功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還有一點,王樹發現陸道升為運作hao123開發的工具非常有技術含量,說明技術實力很強。
這麼一個創始人,哪怕一個專案沒做成吃點虧,後面也不是沒有合作的可能,所以能不談崩儘量不談崩。
除了在估值上靠攏得艱難,在股權分配的問題上也有很大分歧。
王樹希望能至少獲取40%以上的股權,陸道升捨不得股權給外資的毛病犯了,死活不樂意多給股權,雙方的心理預期差距頗大。
40%意味著IDG資本會獲得一票否決權,陸道升完全不能接受。哪怕王樹反覆拿出金蝶軟體和其他的一些IDG投資案例來告訴陸道升,IDG的風格就是不干預經營,陸道升也不肯鬆口。
持股佔比不低於67%保持絕對控股權就是陸道升的底線,嘴上再如何承諾會不干預經營,也不改變主動權選擇權落在了IDG手裡的事實。
而且真的沒今後插手的打算,要40%那麼多幹什麼。
當然,這也可能是王樹發現陸道升很看重股權之後故意放出的煙幕彈,以期之後透過放棄自己本不在意的條件來換取其他方面陸道升實打實的讓步。
在估值和股權上你來我往掐了一通後,陸道升感覺到哪怕自己有重生的優勢,但是面對這王樹這樣專業投資擅長談判的老狐狸也不佔上風,和自己之前預期的情況差不多。
不過,拖時間的目的達到了,眼看再演就要真的往敲定協議的程度走了,陸道升果斷給談判加入變數,找上了張小龍,達成一致後,宣佈得到張小龍的加盟,並擁有了Foxmail。
接著,提出把三樣打包裝進一家公司,重新給出了1000萬的估值,要求以此為基礎再繼續談判。
&nail加網咖管理系統加進來只作價200萬美元的增幅,主要是引誘王樹同意按照新的方案來談判,這樣又可以大幅拉長談判時間,拖慢騰訊的融資進度。
另一個,是陸道升決定主動在估值上讓步,以換取IDG在持股比例上和貸款上的妥協。
沒錯,貸款,陸道升打算向IDG貸款,在股權融資之外再進行債權融資,以減少股權稀釋的程度。
哪怕在前世網際網路發展了二十多年普及無比都成為人們生活的基礎設施的時候,網際網路初創公司想從風險偏好低的銀行獲得貸款都非常不容易。
在融資上,銀行更樂意與大企業打交道,非上市公司一般在公司規模與資產數額小,現金流水往往也不夠好看,很難獲得銀行垂青。
現在才2000年,銀行的口風更緊,陸道升根本沒辦法去銀行獲得足夠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