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說劉道軍的竭盡全力,和馬建國的特別上心,讓黃土坪和大林山之間的旅遊合作上了一個大臺階,以前兩地的合作就限於一個分成的合同。
但是後續針對這個合同又進行了細化,主要是根據黃土坪這邊景點的客流情況,後續隨時保持雙方分成的靈活機動。
第二個是兩地景區風格統一,互相都安排對方景點的廣告,指引,引導等等服務!另外,整合兩地的銷售和導遊資源。
也就是說以前在外面拉人頭到黃土坪去旅遊消費的銷售代表,現在他們如果有能力把客人帶到大林山去,他們依然能享受相應的提成和獎勵!針對導遊也是一樣。
同樣的,大林山這邊的銷售,如果他們能夠主動帶客人去黃土坪的,同樣享受相應的提成和獎金,針對導遊的獎勵也一樣。
這樣一來,兩個景區可以說實現了比較深度的合作,透過了這種合作之後,何超也多次去黃土坪考察調研,應該說何超和劉道軍之間的關係變得很緊密了,兩人一方面是在生意上合作,暗中還是較著勁。
劉道軍親自抓黃土坪的旅遊,讓何超感受到了一定的壓力,回來之後他就頻繁的考察上下河村,也準備把上河和下河這兩個村和目前準備要通的這一條驚險刺激的巖壁公路作為一個景點開發,尤其是他對高空索道的專案非常感興趣,天天就研究這個索道怎麼走才能夠讓人覺得震撼,才有好的旅遊價值。
……
關於上河村公路工期的問題,現在到了最後攻堅克難的時候了!山上的烤煙要準備下山了,公路搞不通,目前索道的建設也沒有辦法進行。
為了找這個索道公司,唐俊也是託盡了關係,想盡了辦法,要麼就是施工方不敢施工,沒有類似經驗,要麼就是對方的價格報得太貴了,唐俊覺得沒有辦法接受。
後來唐俊去找縣裡這些搞工程的老闆取經,王朝陽給唐俊建議:
“唐書記,搞這一類高空索道架設,我覺得你要麼去貴省,要麼去川省,我們本省的人搞不好的!貴省和川省他們搞這個是又便宜又好,因為他們經驗豐富,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他們很多地方都要搞這種工程呢!
貴省就更不用說了,那邊更是高山峽谷非常多,全國最多不通公路的村可能就在那邊!我們這點索道,在他們看來就是小玩而已,他們的經驗非常豐富,你找到了工程隊,價格估計是我們本省的一半不到!”
唐俊聽了王朝陽的建議,就在川省和貴省找工程隊,最後果然找到了合適的隊伍,一個荷載四噸重的,長几百米的跨越峽谷高空索道落地竟然只要兩百萬就搞定了。
當然,本地這一邊還要負責一些工程和人員配置,但是這個價格唐俊非常能接受,只等這邊道路貫通,物資裝置能夠到工地了,索道架設就能夠正式開工了。
這條路最後的貫通工期不分日夜,白天就是爆破清障,晚上就是路面清理和施工策劃,最終在9月25號,終於把基本路基貫通了,這條貫通的路基雖然只是兩米五寬的一條狹窄的路,但是對上河村和下河村來說,有了這麼一條天路貫通,老百姓那是歡欣鼓舞啊!
基本路基貫通的當天,上河村的老百姓自發的買了鞭炮在峽谷邊上炸了一個上午,爆竹聲聲,陣陣青煙在峽谷之中盤旋升騰,炮竹炸起來的轟鳴聲在峽谷裡面迴盪,那一張張喜笑顏開,淳樸燦爛的笑臉,讓在場參加活動的每個幹部都覺得內心特別的溫暖。
今天因為不是大通車,所以縣裡主要領導沒有來,但是新任交通局長錢朝陽,菸草局局長姚昌輝還是來捧場了。
蔡海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在講話中他把這一個工程從設想,到策劃到施工整個過程都敘述了一遍,應該說這個過程還是非常感人的。
他道:
“鄉親們,同志們,我們上下河村的這一條公路就是一條土路,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條路我們請了無數專家來勘測過,得到的回答幾乎都是一個腔調,那就是這條路沒有辦法修。
如果真也要貫通這一條路,那至少得兩個億才行,因為我們要通天嘛,施工難度堪比我們大林山當年的掛壁公路!
但是掛壁公路那個時候五六十年代,我們的先輩是用生命建的這條路啊,那個時候他們是用繩子掛在懸崖上開鑿爆破的。為了這一條路的貫通,三千多人,幹了兩年才完成!現在我們有這個條件嗎?那已經不可能了!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鎮唐書記果斷決策, 路一定要修,專家說的話也不一定完全正確。另外,我們也不要太畏難了,五六十年代我們的前輩們之後一雙手,而我們現在有先進的工程機械,有超越時代的爆破技術,最終拍板,路一定要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