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俊沒有料到因為大林山的旅遊問題,已經讓黃土坪那邊的旅遊公司有了一輪洗牌,對唐俊來說,現在就是跟時間賽跑。
首先,上河村和下河村這兩個村今年要栽種菸葉,目前各種肥料物資都是用騾馬隊馱進村的,今年村裡要建至少三十多個烤煙爐,現在基本的方案也是用自知的土磚來做,但是還是要一部分水泥。
另外,烤煙的保障物資中還有發電機這些大物件,目前運輸起來也表困難,在這樣的局面之下,從鎮上到上河村對面懸崖的公路就非常重要。
這一段公路一共只有十多里,但是就是這十多里路可以真正的讓上下河村的交通運輸狀況全部改變,唐俊也是許了重金來幹這件事,現在他親自盯著工程現場,要求工程進度一天一彙報,各工程單位一天一開會。
應該說這樣的工作還是蠻有效率的,基本上每個包工頭都親自上工地,大家都清楚跟著唐書記幹事,錢肯定不會少,但是幹事絕對不能拉稀擺臺。
再說了,現在這個工程就是一個搶錢的工程,先不說路基的事情,僅僅是爆破出來的石頭就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鄧開明和賈老五兩人合作的砂石廠一般都是晚上七點左右開始幹,一個通宵可以出四百到五百立方的砂石,這麼算下來一個通宵的產值差不多就是四千多。
另外陝加強等幾個人又有碎石場,反正山上的石頭爆破之後碎掉就是錢,工程上又還有錢,橫豎左右都有收入,他們哪裡沒有積極性呢?
工程這邊要趕時間,旅遊那邊的工期也非常緊,今年大林山策劃要搞水上漂流的專案,專案從確定到竣工最多三個月時間,甚至可以說是越短越好,何超恨不得清明節就能把漂流碼頭建好,那樣他認為可以快速推進試營業。
應該說任何一件事都是說起來容易,真正要去做還是必然存在困難,就比如大林山的漂流,首先就要考慮安全問題,然後就要考慮兩個碼頭的選址,還有漂流船的運輸管理等等一系列的問題!
以前峽谷的河道有些地方太險要了,現在也要規整之後統一整理,把河道該清理的要清理出來,另外還要採購漂流船,向相關部門申報辦理手續,反正各種事情非常的多。
但是好在何超是個能幹事而且會幹事的人,這小子畢竟是當年靠自己打拼上去的能人,現在有遇到了新的機會,關鍵是在資金方面還不用他自己掏錢,所以他的幹勁那真是熱火朝天。
反正就是這樣,他在河邊上搭建了一個帳篷,每天吃住就在河裡面,現在汛期還沒有來,勘探的,清理河道的,施工的,反正每天都必須到他那裡點卯。
清理河道和碼頭建設的可以同時進行,另外相關設計他都同步派了人到其他搞漂流的地方住著,遇到了什麼問題不好解決的,大家遠端開電話會議,先看清楚別人是怎麼幹的,看清了別人的套路之後,再根據自己的情況出方案,找策略,然後迅速的貫徹實施。
基本上都是現場辦公,遇到問題現場解決,施工的工程隊也是何超親自挑選,親自掌握,反正他強調就只有一點,那就是他想要達到的目標,無論如何一定要達到,他跟工程隊給了兩個月的拼命時間,也就是說兩個月的時間無論如何一定要竣工。
“書記,現在我盯著河裡,反正我們的漂流的碼頭,基本設施,安全設施,工程建設我來把關,但是外面跑的事情我就顧忌不到了!
另外還有酒店的整頓和修葺,對外宣傳這一些事情暫時可能得您來把握!我知道您肩上的擔子重,事情也多!
但是其他的事情您可以交給下面人幹,咱們旅遊這個事情您還是親自盯一下,我保證今年夏天等我們的旅遊走上正軌之後,我絕對不再煩您了!”何超拽住唐俊,根本就不讓他走。
他這一次是全心投入的,他也希望能夠和唐俊一起努力,作為一個山裡長大的人,在外面又混成了人精的角色,何超太清楚一把手的作用了。
基本上在鄉鎮一級要辦事,把都必須是找到一把手,你在大林山要搞旅遊,要調動資源,那肯定的是唐俊說話一言九鼎,你換成蔡海都不行。
別的不說,就說是搞工程,蔡海管過一段時間鎮裡到上下河懸崖的公路工程,他說話根本就不頂用,那些搞工程的老闆表面上對蔡海當然是客客氣氣,絕對當菩薩一樣供著,但實際上他們根本就不聽蔡海的。
蔡海要求他們幹什麼,他們隨便都能找到理由搪塞,反正他們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蔡海有沒有管他們根本沒有多大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