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俊說自己下半年不出門,都會待在大林山,這並不是一句空話。因為大林山的旅遊現在在穩固簡單,另外,大林山的基礎建設也必須在農曆9月到10之前搞完,任務艱鉅,不能掉以輕心。
對唐俊來說,他來大林山的第一年,實話講要乾的事情實在是太多太多了,用土家族的一句俗話就是抓灰也不是,抓火也不是。
所以他現在搞明白了,反正一口氣吃不成一個大胖子呢,所以他先從重點的工作開始抓,什麼工作最重點呢?
第一個工作就是基礎建設,具體說就是通往上下河村對面峽谷的公路,第二個就是旅遊,以前唐俊把精力主要放在公路建設上面,但是近期他必須把工作放在旅遊上面了。
大林山的旅遊只要能夠持續火爆,貧困就必然會解決,只是遲早問題和解決方式問題!大林山窮,窮就窮在鳥不拉屎,窮就窮在和外界沒有對接的渠道。
旅遊搞起來了,以前鳥不拉屎的地方,現在成了大家眼中的美景了,可以賣錢了,而和外界對接的渠道也必將徹底打通,以前讓大林山人民特別頭疼的掛壁公路,現在成了來大林山的特色!
很多自駕遊愛好者都看到了關於峽谷上面掛壁公路的影片,然後他們都來打卡,玩耍,所以這種逆轉的局面是大林山從貧困走向富裕最重要的因素,唐俊必須要親自坐鎮來鞏固。
而要鞏固旅遊的成果,就要邀請領導過來體驗,領導不來大林山,就帶不起來群體效應來,所以五一假期之後,唐俊第一時間就給鄭平原打電話,反正就是邀請他來大林山視察。
鄭平原在大林山結了窮親戚,他自己要求一個月來一次,所以唐俊比任何人都有充分的理由打電話邀請,而在此之前,唐俊已經親自拜訪了秦吉春了。
秦吉春明確表示時間合適,天氣合適,他一定會到大林山看一看,不管怎麼說,他和唐俊的關係不一般,唐俊去了大林山之後,他還沒有到過大林山,日子長了以後是說不過去的。
而在此之前,菸草局姚昌輝一行先到了大林山,姚昌輝生得比較肥胖,但是水性竟然出奇的好,他穿著救生衣,一人一船,手中還舞著船槳,很是有範兒。
唐俊知道姚昌輝小時候就在河邊長大,家裡也是操船的,還養了魚鷹呢!一趟玩下來,他心情非常的好,道:
“我的乖乖,大林山我最早下鄉的時候就來過,應該說對這一帶非常熟悉了,但是沒有想到這個峽谷還是有點東西,以前沒有到過,今天算開了一個眼界!”
唐俊道:
“是啊,以前他們準備開發旅遊的時候,測繪的團隊就是走了這個峽谷,當時這個峽谷就把搞設計的人給震驚了,很多投資就是那個時候決定的!
但是結果他們的線路搞在了上面,搞成了空中棧道,不是說棧道不好,但是肯定沒有把峽谷最精彩,最驚險,最絕妙的景色呈現出來!”
姚昌輝指著唐俊道:“唐俊,你他媽真是個天才,你這個點子太好了!是怎麼想到要搞漂流的?”
唐俊道:
“這不是我們的功勞,我們旅遊公司的專案是何超何總開發的,我只是搞建議而已!”
何超也在一旁陪同,他道:“唐書記太客氣了,我是個旅遊的門外漢,如果不是唐書記指導我該怎麼搞,我哪裡會搞什麼旅遊哦!”
何超現在心情比較放鬆,對他來說旅遊搞起來了,他的事業就有了新的方向,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知道在本鄉本土要搞發展,必須要那個啥疏通好關係。
劉道軍剛剛回來的時候,就是透過先砸一筆投資支援扶貧工作,搞個旅遊專案出來,搞專案是否賺錢他放在後面考慮了。
關鍵是透過這個專案,他把縣裡各科局辦的領導都搞清楚了,關係也都處理好了,這就是厲害牛逼的地方。
現在何超也有這個機會啊,搞漂流旅遊,領導都感興趣,大部分領導來了他都是陪同接待的,透過接待,他最近接觸的人一下就多了。
何超以前本來名氣就比較大,很多人都知道他在大林山投資了三千萬,那個時候三千萬可是一筆鉅款啊,但是成王敗寇,大林山的旅遊曾經一度失敗了,所以何超的風頭就比不上劉道軍。
但是現在情況又有不同了,大林山的旅遊突然火了起來,何超是重要股東,而且是旅遊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應該說有這個身份在,他能很好的經營自己的人脈關係。
等到人脈關係經營到了相當的程度,他在雍平發展自己事業的根基也就有了,應該說未來發展的空間會相當大!
相比姚昌輝過來的輕鬆,縣委鄭書記過來則緊張很多,唐俊希望鄭書記能夠體驗一下漂流,但是他擺手堅決不願意玩,說從小就怕水,不敢玩。
唐俊道:
“那我們還是徒步登山,反正現在上河村我也有一段時間沒有去了,我們徒步一起去上河村看一看,看一看陳二狗家裡的蜜蜂養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