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俊這番話有點損,在場的交通局局長易朝輝當即臉色就變了,但是縣委鄭書記在場他又不好說什麼。
上下河這兩個村以前就是交通局的聯絡村,交通局還專門給上河村派了工作隊過去,但是當時工作隊是副局長掛帥。
現在唐俊搞出了一個什麼領導幹部結窮親戚的套路,這尼瑪是要求整個交通局的領導都天天跑上下河村?這一招也太損了!
唐俊的意思很明白,就是上下河村的交通現在解決不了,但是是不是可以最佳化一點?比如可以修一條公路到懸崖的索道邊,然後從對面也修一條路過來,就空中索道這一塊不通路,這樣人和物資在空中透過索道轉運呢?
總之,這些方案都沒有探討,現在唐俊也不好直接去找交通局的領導探討,他覺得這事兒就該讓局裡的領導實地考驗一下,這不坑爹嗎?
站在鄭平原的立場上他也高興啊,因為現在雍平他最關注的就是扶貧工作,這一次他的級別問題已經解決了,馬上就是副廳級領導幹部了。
但是崗位還是雍平縣委書記,因為扶貧一刀切,只要扶貧工作沒有搞好,他就沒有辦法調動,所以對解決扶貧問題,他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
扶貧難度大,關鍵是幹部隊伍不好搭建,像大林山這種地方,你找個剛剛提拔起來的幹部來幹黨委書記,他們十有八九難以把工作幹好。
而要找比較資深的黨委書記,比如像錢朝陽這種,他們自詡已經有了一定的位置了,再讓他們到大林山這種艱苦的地方,他們放不下身段了。
所以鄭平原選來選去,最終選了唐俊,應該說安排唐俊來大林山還是有很多議論的,唐俊是有功的人啊,在新月鎮幹出了大名堂了。
還有,唐俊又是秦吉春的人啊,鄭平原要“重用”唐俊,老秦心裡也不是很高興,因為所有人都覺得大林山這個地方是個難搞的地方,張華的下場大家都看得清楚,要說張華在大林山沒有努力嗎?但是結果顯然不理想。
對鄭平原來說,他之所以要拿下張華也是無奈之舉,因為他等不起了,大林山需要更大力度的扶貧,意味著要更強有力的領導,張華的潛力已經被榨乾了,不換人不行了。
唐俊的能力不用質疑,但是鄭平原最欣賞的還是唐俊的態度,這年頭能力強的人多,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有好的心態。
錢朝陽能力很強,心態就不好,還有太多太多的人,都是敗在心態上。唐俊被安排到大林山之後,他心態很好,很積極,走馬上任之後立刻就投入到工作之中,困難很多,但是不埋怨一句,問題棘手,他總是積極的想辦法去解決。
尤其是唐俊想出來的在這個領導幹部結窮親戚的辦法,鄭平原覺得唐俊很有想法,以前鄭平原也有類似的想法,但是當時感覺都是隔靴搔癢,遠遠沒有唐俊的這個“結窮親戚”四個字那樣概括到位。
鄭平原對這個事情比較感興趣,所以在大林山接見了鎮班子之後,立刻就提出要去上河村,蔡海領著一眾幹部大家一起到上河村,這一路徒步就是一個多小時,很多領導哪裡走過這樣的山路,一個個氣喘吁吁的。
鄭平原道:
“大家都注意一下,這一趟路程我們走一次都覺得受不了,都覺得危險,我想跟大家說的情況是,我們一千多父老鄉親,是長年累月要走這一條路。
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小到一包鹽,他們要吃上的話,都要透過這條路肩挑揹負的揹回去,所以,你們不要講累的話!
你們不認識老百姓沒有關係,我們今天隨行的有電視臺的記者,記者朋友們扛著那麼重的裝置,前前後後的跑著拍攝,他們沒有叫苦叫累!
還有一點,拍攝的鏡頭我自己參與後期新聞製作,在製作的過程中,我就要專門挑一些我們黨員幹部狼狽的鏡頭,把這些鏡頭作出影片來,要在全縣幹部會議上讓他們警示一下!我們是不是脫離群眾太久了?是不是忘記要從群眾中來,然後到群眾中去了?”
鄭平原這個講話一出來,大家都搞得挺緊張,所以不管苦還是累,誰都不表現出來,拼了老命也要裝出一副輕鬆的樣子爬山。
但是大家再怎麼裝, 心裡的苦都知道,在上河村落實了幫扶物件之後,等搞到晚上下山之後,住進了大林山的賓館,一幫人叫苦不迭。
易朝輝今天也累得很,不僅累,而且他還接到了三十多戶建檔立卡戶的幫扶任務,這三十多戶要落實到交通局的局領導班子,還有二級單位的幹部肩膀上,副科級以上的不管是科員還是領導,都一人一戶親戚。
下個禮拜他就要率領交通局大部隊來一趟山裡,還不能在工作日過來,因為工作日局的工作忙,該乾的工作不能少幹。
想著今天這一趟路程,下一次來還要帶物資進山,進山走親戚,總少不了要拎點禮物吧,空手走走難,拎了東西走那就更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