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陽謀> 第631章 思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31章 思路!! (1 / 2)

徐飛和唐俊聊天,越聊越心驚,他本來以為唐俊在縣城以及周邊工作了好幾年了,對茶葉行業可能不太瞭解了。

他萬萬沒有想到唐俊竟然懂得很,而且唐俊知道徐飛要搞高階生活茶,而要搞高階生活茶,就必須要重新開闢茶葉基地,要重新從採摘上面,茶園栽培管理方面,還有加工方面都要改變。

採摘方便,高階生活茶是拒絕機器採摘的,全部都需要用手工採摘,但是現在天畫茶葉所擁有的所有基地,都有機器採摘。

機器採摘的原材料不合格,另外,機器採摘會傷到茶樹,透過機器採摘的茶樹,很難長出這種姿態漂亮的芽頭出來,因為機器採摘會傷老枝。

而且機器採摘一年採摘多季,採摘後的茶樹還會影響第二年的茶樹生長,機採的茶樹在來年春茶的時候就沒有好芽頭,和比較漂亮的一芽一葉的鮮茶葉。

基於這些種種原因,徐飛現在在高檔茶原材料方面就遇到了難題,這是他希望能夠在大林山解決這個難題的原因。

他本來以為唐俊對此不瞭解,但是唐俊一語就說到了關鍵點,徐飛怎麼能不佩服呢?

徐飛原來的想法是大林山這個地方窮,老百姓收入低,他可以直接跟老百姓簽訂合作協議,讓老百姓來跟著他的路子走。

但是現在他覺得自己的想法可能太簡單了,真正要把這個事情做成, 還是需要ZF的引導!企業在其中要肩負起該肩負起的責任。

比如茶葉發展早期,品種改革方面,企業應該給合作的農戶免費提供種苗,有機肥料方面,也應該以非盈利的方式,甚至是支援的方式先提供一些有機肥料。

說到了這個地方,話就說開了,徐飛就不隱瞞了,對唐俊道:

“現在我們搞茶葉品種更新,最大的一個不同就是我們傳統的茶葉,都是老百姓直接種種子,種子發芽之後成為茶樹苗,然後長大成為茶園!

但是現在我們搞優良品種茶葉,比如白毫早這個品種,我們是直接從種苗公司採購茶樹的幼苗,將幼苗栽種到土地裡面,然後經過兩年的培育,將茶園培育出來!

這裡面涉及到一個傳統的改變,目前其他鄉鎮的茶葉都基本栽種下去了,茶園也飽和了,應該沒有成熟的條件了!

唯有大林山鎮還有這個條件……”

唐俊點頭道:“白毫早我知道,以前我們黃土坪紅魚村就引進過這個品種,這是個很優良的品種,比一般品種的茶葉要早差不多十多天!”

徐飛道:“如果我們用高階茶葉的栽培技術,對茶園留秋枝,會進一步的讓茶葉出芽提前,這樣就算大林山是高山區,清明茶也一定能出來,甚至比平原地區,低海拔地區的茶葉更早季!”

唐俊道:“這個好,你馬上論證一下可行性,然後我們也論證一下可行性,如果真的可行的話,這個專案我們完全可以合作!”

唐俊和徐飛聊得相當投機,第二天一清早,劉偉陪同他和張立兩個人去上下河兩個村,這兩個村唐俊多到過,其中上河村還是交通局的扶貧單位。

但是這一次出行,三個人在當地人的帶領下徒步了一個多小時到了村部之後,唐俊還是並沒有看到過明顯的改變。

說到上下河這兩個村,這裡面還有典故呢,因為大林鎮有上河和下河,同雲山也同樣有上河和下河!

不懂的人以為這是一個地方,其實這兩個地方不同,真正的上河村和下河村在大林山鎮,而同雲山的上河村的全名叫上河沿村,和下河沿村,老百姓為了方便,就經常說上河下河。

去年縣裡的某個領導把這個問題搞錯了,本來是要來懸崖村的,結果去了同雲山的上河村,一看同雲山這個村滿山都是茶葉,老百姓熱情很好,他當即就批評說下面鄉鎮誇大其實,上河村沒有那麼窮。

經過了這個事情之後,縣裡專門對全縣一百多個自然村的村名進行了規範,在全新規範的村名中,大林山的上下河村的名字成為了獨一無二的存在了。

上河村的支部書記劉德力是個四十歲出頭孔武有力的壯漢,他給唐俊介紹道:

“書記,我們上河和下河,其實就是這一面上下面的一條河,上面三岔口就是上河,三岔口之下就是下河,兩個村就是一座山上!這座山三面都是水,山上的河衝出來的就是峽谷,我們上河和下河各有一處峽谷平緩的地方可以上山,其他的地方都是萬丈絕壁!”

唐俊來過一次,對這裡的情況相對比較瞭解,張立卻是第一次來,小年輕很好奇,掏出手機不斷的拍照。

他道:“我的天,這裡真是的原生態的好風景啊!這種風景如果能開發出來,絕對是一等一的旅遊勝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