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河村,這是個四面環水的地方,通向這個村落的唯一的一條路是越過一條懸索橋之後的羊腸棧道。
到過山區的人都知道,一般峽谷溝壑的河岸邊都是峭壁,峭壁上鑿出一條路來,一路拾階而上,登上峭壁,這個步行的距離有三千多米,登上去之後,眼前一亮,可以看到眼前奇蹟般的出現了一個村落。
三千多米的峭壁路,其中還有幾處非常的險要,砂石的羊腸小道,旁邊就是萬丈的懸崖,走完這麼一段路,對生活在城裡的人來說絕對是巨大的挑戰。
今天來的全是局長,另外還有大林山鎮的黨委書記和鎮長,因為秦吉春親自帶隊,所以誰都不敢表現出不滿來。
人家縣長都能親自到這裡來視察,下面的人有什麼理由抱怨?
像易朝輝這種嚇得腿肚子打顫的局長,也只能私下裡跟唐俊打招呼,到了懸崖頂上,大家都掏出手機來拍照,秦吉春就把張華和文斌叫在身邊問他們:
“對下河村的扶貧工作,你們是怎麼設想的?”
張華道:
“下河村最大的問題就是交通的問題,其實這個地方四面環水,氣候非常的事宜莊稼生長!在大集體的年代,這裡還是我們大林鎮比較富裕的地方。
只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老百姓種莊稼已經不是掙錢的主流了,下河村在陷入貧困的狀態!
鎮裡對下河村扶貧的辦法首先是解決交通的問題,目前公路是沒有辦法修通,但是下河村內部公路已經通了!我們鎮裡想辦法在村裡安裝了一條貨運的索道。
平常村裡需要的肥料,飼料, 以及水泥等這些建築材料,都透過索道運輸!而且索道還能運輸摩托車,三蹦子,甚至還有拆卸的拖拉機。
應該說經過了我們這兩年的努力,下河村的改變還是挺大的……”
張華這麼一說,大家都嘖嘖稱奇,易朝輝道:“這麼一個四面環水的地方,裡面還有公路嗎?我這個交通局長還沒有見識過呢!”
張華和文斌帶路,走了一小段地方,在一處林子裡果然看到了公路,公路上還有車轍,秦吉春道:
“還真有公路啊,這是拖拉機的車轍!”
然後大家順著車轍走,走了一段發現這一處村落面積不小,而且內部的交通阡陌縱橫,竟然十分的發達。
公路上經常有村民騎著摩托車,騎著三蹦子來往穿梭,秦吉春要去看索道,一群人文斌打電話給村裡的支部書記。
支部書記一會兒就讓人開來了幾輛三蹦子,文斌道:
“各位領導,這是下河村的支部書記王建,剛才領導們走這一段路估計很辛苦,而要繼續看下河村的全貌,還有很遠的路程,所以我們接下來就坐三輪車,大家放心,下河村這一塊四面環水的地方,村裡面的地勢很平攤,車絕對安全!”
文斌讓縣長坐三蹦子,這如果在外面那絕對是奇談,但是現在誰都顧不得了,只要能有個車坐一下,不用再徒步了,大家都謝天謝地了。
至於什麼交通安全法規,至於什麼三蹦子的效能問題,現在都不值一提了。
這讓唐俊想到自己看過的一個影片,說非洲有小夥騎騎行車可以載五百斤的貨物,當時很多人評論說怎麼不安全,怎麼不合理。
現在看來,這些評論的人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在我們國家貧困的時候,老輩人也用腳踏車馱過貨物,現在如果縣長坐三蹦子的新聞發出去,估計也會有人批評,但是現實的情況是,任何人在今天這種情況下,可能都拒絕不了一輛三蹦子的誘惑。
所以說貧窮是原罪,非洲就是貧窮,老百姓生活都過不下去,誰還會提安全?三蹦子載人不安全,這也是我們國家物質生活提升之後,老百姓的日子過好了,大家才逐漸有這樣的意識的。
在早些年的時候,大家誰有這樣的意識呢?
唐俊叮囑電視臺隨行記者,讓他們千萬不要攝像,安心坐車保持安全,一行人到了索道的地方,只見兩道懸崖之間,有一條手臂粗的鋼索橫亙,索道長可能有上千米,索道上面是一個大約三四個平米的貨箱,動力傳輸是柴油機,唐俊他們到的時候,索道正在工作。
村民從外面運來的春季化肥透過索道正在運過來,一袋尿素八十斤,一次性差不多可以運送10袋到十五袋的樣子。
文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