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俊把開會的地點定在了三組杜方言的家裡,杜祖坤親自給唐俊遞煙,唐俊就問他,道:
“杜叔,您幹了一輩子的製茶師傅,做茶烘乾機是不是非常重要?”
杜祖坤道:“那當然很重要,我們這邊都是慄香綠茶,有一道工序需要高溫提香,高檔茶必須要有烘乾機把溫度提起來,這樣香味才能提出來!”
唐俊道:“據說還有一種烘乾平臺,這是什麼東西?”
杜祖坤道:“烘乾平臺是做高階名優茶用的,原理和烘乾機相似,但是可以方便在烘乾的同時繼續用手工揉捻,以前沒有這種裝置的時候,我們都用鐵鍋。
但是鐵鍋一次只能炒制幾斤茶葉,而烘乾平臺一次性可以烘乾十幾斤,甚至幾十斤茶葉,相當於提高了效率了!”
唐俊道:“那杜叔,你們可以搞一臺烘乾平臺嘛!”
杜祖坤愣了愣,尷尬的搖了搖頭,杜方言在一旁道:
“那種裝置我們小作坊哪裡能搞得起啊,我們家這臺烘乾機還是買的別人的舊貨,八千塊錢我爸都肉疼了一年!”
唐俊道:
“既然裝置很重要,那我們就一定要搞!沒有裝置我們怎麼能加工出好的東西出來?這樣啊,揉捻機這一次我訂了十臺過來,你們暫時沒有錢可以不給錢,先用著!
另外,烘乾機和烘乾平臺我也準備再去買,村裡先墊付資金,至於你們自己要出多少,根據情況來定,如果我能找到政策,回頭你們就可能只要一半的錢便好!
如果我找不到政策,這些錢你們可以分幾年來付!杜方言,你帶個頭,我給你買一套烘乾平臺,今年把茶給我做好,你的茶我幫你銷一百斤,好不好?”
杜方言一聽唐俊這話,內心那個激動啊!這麼多年家裡就兩臺破揉捻機,一臺殺青機,烘乾機都是舊貨。另外還有復乾鍋也是舊貨。
杜方言不是不想添置裝置,只是囊中羞澀沒有錢啊,再說了他一年上頭做一點茶葉也掙不了多少錢,如果把掙的錢都投入到茶葉機械中,他平常開銷怎麼辦?
所以杜方言有難處,幾乎所有的茶廠作坊差不多都有這樣的難處,茶葉作坊就是小個體戶,個體戶最難的就是沒有資本,唐俊現在答應幫他們解決資本的問題,這對他們來說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喜訊!
鄧華平和覃陽都躍躍欲試,他們也想要裝置啊,卻又擔心投資太大,回頭沒有辦法把錢給還上!唐俊看到幾人的表情,心中大抵對賀林的話有了一個判斷。
以投資加工茶葉為誘餌,目的是銷售烘乾機和烘乾平臺的說法是絕對站不住腳的,實際上烘乾機和烘乾平臺是茶廠最重要的裝置。
或者說一個茶葉單位是作坊還是一家茶廠,核心關鍵的地方就在於這家茶廠是不是有烘乾的專用裝置,有專用裝置就是廠,沒有專用裝置就是作坊。
既然如此,浙省的茶商來雍平搞茶葉代加工,提出一定要有烘乾機或者烘乾平臺這有什麼問題?這完全是合理的要求。
另外,唐俊剛才問了杜方言,杜方言明確說了雲馬茶葉對烘乾機的壟斷更徹底,唐俊透過賀林終中介可以搞關係拿到揉捻機,但是烘乾機和烘乾平臺更難。
因為雲馬茶葉要求只有和他們合作的茶葉企業才能有烘乾機的配額,這種做法無疑是一種霸王條款。
杜方言道:“雲馬茶葉公司的人都很聰明,知道我們這些搞生活茶,搞內銷茶的人和他們沒有合作空間,所以他們在資金上面,在裝置上面卡我們!
他們卡我們,我們自己也不敢私下裡去找別的途徑買烘乾機,再說了,烘乾機的價格本來就高,我們這些小作坊一般不敢想這種裝置!”
唐俊立馬給張華打電話,張華在電話中道:“我聯絡到了人,浙商莊老闆願意來黃土坪看廠!他一個人能夠要十萬斤生活茶!”
“啊?十萬斤肯定沒有,但是如果我們村兒能夠聯合起來,一起給他加工,幾萬斤生活茶是沒有問題的!”
唐俊頓了頓,又道:“現在有個關鍵點,我們得找到烘乾機的渠道!”
張華道:“渠道我去年就找過,從雍平肯定有難度,我們不用浙省的貨,改用湘北省的機器!湘北省茶葉機械廠也有熱烘式的烘乾機和平臺,我們可以從隔壁湘北省那邊引進,神不知鬼不覺,等不能有了裝置,還怕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