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煙真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唐俊在山上一待就是十天,十天時間白天干活,晚上開會守夜,人瘦了一圈,面板曬得黝黑,眼睛都有了眼窩。
但是收穫就是得到了三噸多的幹烤煙,價值在10到15萬塊錢,按照每畝成本1800元來算,這點菸還收不回成本來。
當然,唐俊最大的收穫還是天天和老百姓一起幹活,真正的深入到了老百姓之中,他感覺自己有很多感悟,很多進步,這是他覺得最好,也是最充實的地方。
貧困戶建檔立卡的工作推進很不順利,主要是唐俊希望這個檔案是準確的,至少在老百姓心目中,大家對這個名單是沒有異議的。
在貧苦戶建檔立卡之前,當時有低保政策,五組因為水庫佔了田地鬧事,鄉里沒有辦法,把五組每戶都搞成了低保,來保太平。
結果老百姓怨氣沖天,因為五組徐家一家人發財,家裡有拿工資的老師還是低保戶,這哪裡能讓老百姓心服口服?
這種情況不止出現在黃土坪,雍平縣境內甚至全國範圍內都廣泛存在,現在要搞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唐俊管不了其他的地方,但是紅魚村的名單必須要搞得大家都滿意。
要大家都滿意,那就要想辦法,工作難點出來了,就得要找路子攻克。唐俊發現按照組來開會行不通,因為一個組人太多了,大家還是張三李四的要吵起來。
建檔立卡戶的名額其實不少,真正要搞公平公正那就還得縮小範圍,他把村委的幾個幹部召集到了一起,並且把村裡新發展的積極分子杜平,鄧華平,杜方言幾人也召集到一起, 道:
“關於建檔立卡的問題,我又有一個新的想法,我覺得我們按組開會還不行,還要繼續細化!這樣吧,我們按照每個屋場為單位開會,先在一個大屋場把名單個錄出來。
一個屋場住個三五個戶,或者最多十多個戶,大家都是低頭不見抬頭見的,誰家裡是什麼情況,誰家裡是怎樣的條件一個屋場的人大家都心知肚明吧?
我相信這樣開會大家就沒有什麼遮遮掩掩了,誰是真貧困,誰是要爭貧困戶就一目瞭然了,大家覺得怎麼樣?”
谷瀟和王賢平有些懵逼,一時腦子裡面還在想紅魚村有多少屋場的事兒,萬一遇到了單家獨戶的又怎麼辦呢?
杜平卻道:“唐書記,您這個點子實在太高了,我們家住的萬字屋場要說誰最貧困,那肯定是袁老三家裡,我們要是一個屋場開會,說是袁老三沒有人會說什麼。
因為他家裡的日子我們都看著呢,一年上頭吃不上什麼肉的,兩個娃一年上頭都是穿的救濟衣服的,但是如果說在三組來說,杜家大屋場的人可能不會服氣,畢竟他們彎彎裡面的整體條件比我們萬字屋場要差一些……”
唐俊一拍手道:“這就對了嘛,大家住得遠,就不知道別人的困難,只知道自己的困難!那我們就以屋場為單位開會,我們先按照組把屋場統計出來,各組長要發揮作用,看一看我們村一共可以劃分出多少屋場……”
唐俊立馬安排,連夜就組織統計,把紅魚村五個自然組分成四十一個屋場,然後村裡的幹部組織各個屋場開會,很快第一批建檔落戶的名單落實之後,大家都服氣,幾乎沒有人再說三道四。
谷瀟和王賢平兩人私下裡也忍不住感嘆,王賢平道:“唐書記不愧是知識分子,腦子太靈活了,他出的這個主意好啊!一個屋場每個人之間都知根知底,每戶人家之間也知根知底,誰窮誰富,誰的條件好,誰的條件差一目瞭然,只要屋場選出的貧困戶,大家就沒有不認同的!”
谷瀟道:“是啊,人的本質還是善良的,一個屋場最窮的那戶人家總能得到更多的同情,哪怕有的人家比起富裕不了多少,但是他們也不會和最窮的去爭名額,唐書記的這個點子好就好在這裡,能夠讓大家心服口服。”
第一批名單出爐之後,一共全村選出了四十戶建檔立卡戶,然後再來第二批,村裡的標語也緊跟著要打出來。
“精準扶貧扶真貧”、“堅決不搞虛假扶貧!”“一定要搞好貧困戶的建檔立卡工作”……
等等,標語打出來之後,全村再動員,把四十一的屋場又再選四十個左右的人出來,然後再在這四十個人中間再按照國家的標準篩選出二十多戶,紅魚村一共六十多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名單就出來了。
唐俊連夜寫了一個報告,報告把紅魚村建檔立卡戶建檔的經驗也寫到了報告中,一份給鄉里彙報,另一份直接遞給縣人大,作為縣人大對唐俊佈置的任務的彙報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