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頂層設計之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忽略了一些問題,最終導致這個產業發展到現在暴露了很多問題。
我們不能因為暴露了問題就全盤否定縣委和縣ZF的早期籌劃,改革從來就沒有一帆風順的,總是需要積極的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最終才能把事情幹好。
雍平的茶葉有糟粕,也更有優勢,現在雍平茶葉最大的優勢就是原材料質量冠絕全省甚至全國,而劣勢則是茶葉企業管理僵化,長期沒有競爭形成了壟斷,從而導致了他們害怕競爭,企業比較脆弱。
另外品牌建設也還沒有搞起來,雍平需要一個叫得響亮的有機茶品牌,這樣才能將優質的原材料作出高的產值出來,如此這個產業才能真正的帶動地區經濟,才能為脫貧攻堅貢獻力量。
“秦縣長,聽您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我之前對茶葉產業的理解膚淺了,以後我一定認真研究!現在我們黃土坪鄉主要是準備搞鄉村旅遊。
但是我們紅魚村肯定要立足我們傳統產業來搞,我覺得咱們村可以搞個試點,回頭如果我們能搞成,我再給您彙報!”唐俊真誠的道。
秦吉春哈哈大笑,道:“你的小心思都瞞不過我!不過你說得對,我們有時候改革是沒有固定套路的!
我們該怎麼走,不該怎麼走,那都要摸著石頭過河的嘗試之後才知道!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你們黃土坪這一次幹出的這件事情,引發的這一場風波是好事!
透過這件事情,在我們全縣範圍內現在已經有了爭論,大家都有過一場頭腦風暴了!對我們的企業也敲響了警鐘,讓他們意識到自己不能永遠待在溫室裡面,ZF不會永遠寵著他們……”
唐俊看向秦吉春,有一種被對方看穿的感覺,但是秦吉春既然這樣說了,他肯定會知道唐俊在下面會玩一下花樣和花招。
從秦吉春的言談來看,他對此是不反感的,不僅不反感,而且還有支援的意思!一念及此他對秦吉春是真的佩服。
領導就是領導,看問題很獨到,辦事情也講方法。比如雲馬茶葉要改革,要革命,不能用猛火,而是要平穩平和,做事情不宜非黑即白,而是要在穩定中逐步有序推進,相比起來唐俊和張華搞的這種激烈的辦法,很明顯是不恰當的。
唐俊現在回想這件事,都覺得可能不妥的地方很多,如果讓唐俊再來操盤這件事,他可能不會採用這種方式,而是用另外含蓄一些的辦法,讓事情更好的得到解決。
秦吉春和唐俊聊的時間長,周小林等人在外面等得急啊,他們能不急嗎?秦吉春是何許人也?他為什麼和唐俊聊這麼久?他們談了一些什麼?是不是這件事連秦縣長都沒有辦法了?
終於,兩三個小時之後,唐俊和秦吉春以前出來了,出來之後秦吉春和周小林道:“你們籤諒解書吧!邊界貿易重新關閉,檢查站恢復。但是他們的提的條件還是要執行,錯誤在凡雲茶廠!”
周小林一聽這個結果,不由得長吐了一口氣,謝天謝天,總算是搞定了!當即他便換成了一副笑臉對唐俊道:
“唐書記,你是真厲害!竟然和秦縣長磨了這麼久,不瞞你說,我每一次和秦縣長說話半個小時,就覺得自己積攢了半年的知識都消耗殆盡了,再要說話就不敢說了!”
唐俊愣了一下,聽周小林這麼一說好像還真有那種感覺,他打了一個哈哈,道:
“我們沒有聊別的,主要是縣長給我搞雍平茶葉產業的科普。實在是汗顏,我對茶葉產業的瞭解實在是太少了,認識膚淺,之前看問題也太片面,以後我還需要跟周總你們多學習啊……”
唐俊說得客氣,周小林當然也客氣,道:“唐書記你真太客氣了!秦縣長一般可不指點別人,能得他指點的人那必然都是可塑之才,恭喜唐書記了!”
唐俊和周小林走出去,張華也在外面等著了,今天他沒有去和秦吉春見面有些遺憾,當然這也是必然。
因為雍平政壇大家都知道,秦吉春和王傳林的關係一直都很微妙,兩人的關係似乎就沒有好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