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十點,馬建國,錢朝陽,劉道軍還有陳林彬和黃堅,唐俊跟在他們後面,圍著整個萬斤莊轉了一大圈。
唐俊覺得改變很大,以前的萬斤莊窮鄉避壤,但是現在已經四面熱火朝天了,千年銀杏的那個景點,五棵千年銀杏樹都用古香古色的圍欄圍了起來,臺子築得高高的,四面都設臺階往上走,已經改造建設得差不多了。
菩薩洞是個溶洞,從地面上憑空升高兩百多米,建了千級的臺階往上爬,洞口對面恰又面對一面青石巖壁,溶洞門口就建了一座鐵索橋,直通對面的山,岩石山上還可以搞攀巖一類的戶外運動。
陳林彬當嚮導,將眾人帶到山洞裡面,山洞中的確比較漂亮,有奇形怪狀的各種鐘乳石,有像是五彩一般的沙礫,還有潺潺的一條小河,洞中的面積也相當的寬敞,工人們正在忙碌的裝各種燈具配飾,沿著洞往裡面走,看到有一尊高達兩米的鐘乳石,石頭矗立在前面的巖壁半空中。
岩石成人的形狀,宛若佛陀一般,乍一看就給人一種很莊|嚴的感覺,陳林彬走上前規規矩矩的雙手合十,衝著石頭行禮,而後道:
“這就是洞中天然形成的菩薩!此菩薩奪天工造化而來,是大自然造物的神奇體現!菩薩洞的名字便因此而來!”
唐俊沒有說話,而劉道軍和錢朝陽兩人都說很神奇,僅僅這天然的菩薩絕對都是旅遊的一大噱頭。唐俊心中只是想笑。
溶洞旅遊太尋常,太常見了,在中國有太多的溶洞了,連張家界的溶洞現在都已經走下坡路了,更何況其他的普通溶洞?
而且唐俊就“菩薩洞”還問過村裡的老人,紅魚村的老人說菩薩洞的菩薩根本就不是天生的,而且在民國年間有一幫行腳僧人廟宇被戰火毀掉之後,他們無路可去了,便只能住在山洞裡面。
其中有個僧人腦子靈光,為了吸引信徒,便在洞裡面把一尊鐘乳石修整了一番,做成了巖菩薩的模樣,對外宣傳則是菩薩洞裡面有天然的一尊地藏王菩薩,這是上天造物的功德,此洞就是菩薩曾經居過的洞府。
這一番吹捧,老百姓愚昧不知,哪裡會知道這裡面還有套路呢?所以一度吸引了很多人到洞裡燒香拜佛,香火曾經一度還很旺盛,菩薩洞的名氣也就從那個時候叫開了。
現在萬斤莊把菩薩洞作為核心景區開發,不得不說,唐俊對此表示不看好。參觀了菩薩洞,陳林彬將大家又帶到了紅石林,這紅石林就是一塊石頭山,山上的石頭因為含鐵量比較高,所以呈現紅色。石頭並不成林,現在工地上有四五臺挖掘機正在刨,準備把泥頭刨開,這樣讓石頭凸顯出現,呈現出石林的姿態來。
最後陳林彬將大家帶到觀景臺,觀景臺就是所謂的“雲海”臺,站在觀景臺上面,可以眺望觀看山嵐之間的雲海,尤其是天氣比較好的清晨,這裡雲海非常漂亮。
這個地方倒的確不錯,視野開闊,眺望遠處,遠處皆是一望無際的山嵐,山外面還有山,山峰之間高低起伏,層戀疊嶂,是個好地方。
但是唐俊覺得把這個地方和紅魚村的平臺山一比,這裡就太平凡普通了,紅魚村平臺山,周圍群山之最,站在山頂,下面就是梯田,梯田下面還有無數的山峰聳立,那才是真正的視野開闊……
馬建國道:“這樣吧, 我們不能只是光看啊,我們每個人都說一點不足,有了不足我們就能改進,是不是?”
劉道軍道:“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比較累,倒處都是臺階,旅遊的人爬這麼都臺階恐怕要累癱!”
陳林彬道:“劉總,我認為恰恰相反,從城裡到鄉下旅遊的人,他們關注的是景色,只要景色好,他們絕對願意走路,走路的過程中還能洗肺,呼吸新鮮空氣呢!”
他頓了頓,又道:“我說一點不足啊!我覺得我們這個觀景臺應該要建一個美麗,漂亮的八角亭,這樣遊客來觀景的時候,可以在停榭裡面休息,喝茶,吃點心,還有拍照。這樣就能把景區的檔次提升上去!”
馬建國道:“我覺得菩薩洞的那一口水可以利用起來!不管是怎麼利用,那一口水我們都要搞點噱頭出來,那應該可以吸引遊客……”
錢朝陽道:“石林的挖掘速度還是要快一些,另外,我們挖掘出了紅石林之後,還是要進行一些微觀上的調整改造,滇省有石林,我們可以組織人去那邊看一看人家的石林。
我們在氣勢上肯定比不上人家,但是我們紅石林還是有自己的特色,這一點別人可能也比不了我們,是不是?”
幾個人你一言,我一語,聊開了,大家都說出了要改進的地方,唯獨唐俊一人似乎插不上話,劉道軍扭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