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
奉天殿。
這是皇宮三大殿之首,金碧輝煌,氣勢恢宏。
這座大殿平時極少使用,只有舉行重大典禮,才會在此進行。
奉天殿外,規模龐大的儀仗隊伍都已就位,等待大孫殿下回朝。
朱元璋沒有坐在大殿內,而是站在大殿外的高臺上,正左顧右盼。
不時的搓搓手,踱著步子,焦急不安的走來走去。
這神情動作,儘管穿著龍袍,卻哪還有平日裡半分帝王的威嚴呢?
明明就是一個期待孫子回家的爺爺。
自從前方捷報傳回,確認真實無誤之後,可將老朱給樂壞了。
這些天,他逢人就誇,拉著曾經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瞧,咱老朱家的孫子如何?
夠英雄了得吧?
又會寫詩,又會打仗。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可馬上定乾坤。
哎呦,要說吧,還是咱教育有方啊!
自從讓進宮,帶到咱身邊之後,那本事可是日日見長。
你家的兒子如何?孫子如何?
啥?
你家兒子不行?
天天逛青樓?
不學無術?
那怎麼能行?
你可得好好教育!
什麼?
伱家孫子也不行,不喜歡讀書,不成器?
七歲還有很多字不認識?
那也學得太慢了!
要不讓熞兒幫著調教一下,讓他們也學學熞兒的本事?哈哈哈哈!
你看熞兒……
他絮絮叨叨的說著朱允熞所寫的詩,所做的事,所打的仗……如此種種,翻來覆去,說個不停。
朝中的大臣,一個個聽得耳朵都起繭。
看著他尾巴都要翹到天上去的樣子,若非他是皇帝,發作不得,恐怕早就拂袖而去,與他絕交了!
老朱還嫌不過癮,等大臣們走了,還得拉著侍候自己的太監說。
人逢喜事精神爽。
自從前線的好訊息傳回來,老朱的老病,也好了許多,精神抖擻,整天就盼著好孫兒什麼時候班師回朝了。
聽到朱允熞在路上慢吞吞的走,恨得老朱牙癢癢。
這小子難道就不想念爺爺嗎?
也不知道早點回來。
拿出當初去嘉興的速度,不是幾天就回京城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