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棡笑道:“若我是朱允熞的話,就會找一個替身,讓朱允熥和朱允炆去殺。”
“他們以為大事已定,便會爭起來了。”
“只有這樣,才能將他們的罪惡,全部曝光於天下。”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河蚌相爭,漁翁得利。”
“獵人一旦以為獵物到手,就會相互爭起來了。”
旁邊的男子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是屬下愚鈍了。”
他頓了頓,又有些不解的問道:“還有一件事,是屬下不明白的。”
“殿下費了這麼大的功夫,暗中幫著朱允熥和朱允炆打通關係,助他們佈置,對付太孫,為何卻在最後關頭,反而要坑他們的一把,這樣做,豈不是前功盡棄?”
朱棡哈哈大笑。
“咱們這位太孫,可不是朱允熥和朱允炆兩個蠢貨可比的,怎麼可能這麼容易扳倒?”
“今夜的結局,從他們兩人踏上陽山那一刻開始,便已註定。無論本王是不是坑他們,都沒有區別。”
“本王倒是更樂意賣太孫一個面子,助他剷除競爭對手。”
旁邊的男子不解道:“這卻又是為何?”
“因為朱允熥和朱允炆鬥不過他。老實說,本王鬥不過他。”
他說這句話的時候,十分坦誠。
旁邊的幾名隨從,皆是大吃了一驚。
須知晉王素來自視甚高,在塞邊諸王中,亦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即使強於燕王朱棣,朱棡也不看在眼裡。
想不到,他竟然會承認自己鬥不過太孫。
“本王既寫不出“滾滾長江東逝水”那般詩詞,也訓練不出新軍那樣的當世奇兵。”
“即使論心算謀略,治國理政,他都勝本王百倍。”
“若是真與他鬥,本王毫無勝算。”
“朱允熥和朱允炆這兩個蠢貨,能鬧出這麼大的動靜,實際上是他有意放縱,要不然,就憑他們兩個,也配嗎?”
朱棡一臉不屑。
旁邊的男子道:“殿下何必自卑,殿下之能,亦堪稱天下絕頂,遠非常人所能企及。依屬下愚見,並不在太孫之下。”
朱棡搖頭:“你不必奉承本王,本王自家人知自家事。朱允熞這個侄兒,確實遠勝於本王。”
“論文則有李杜蘇之才,論武則有韓白衛霍之能,論謀略則如諸葛再世,論治國則唐宗宋祖,猶有不及。”
“本王不如他,也鬥不過他。”
“當今之世,能鬥過他的。只有一人。”
“本王之所以暗中助朱允熥和朱允炆行事,實際上是助他除掉這兩人。”
“唯其如此,那一人才有可能出手。”
旁邊的男子驚道:“卻不知是何人?”
隨著《百姓日報》的發行,輿論的力量開始不斷髮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