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一到,他們就逃到海上去了。
即使這次朝廷糾集了五萬大軍出征,兵力雄厚,有心立威,可誰也不認為,此次出征,可以順利找到倭寇的老巢,將其搗毀。
能收復失地,將倭寇驅趕下海就行了。
可皇太孫,竟然一把火燒了倭寇老巢?
“陛下,此事一定是假的!”一名大臣出列道:“太孫殿下只帶了五百新軍,以及五百錦衣衛,怎麼可能將收復松江府城,再搗毀倭寇老巢呢?”
“臣也以為,這定是倭寇設的計。”另一名大臣跟著進言。
其他大臣也紛紛開口。
“倭寇以假亂真,欺瞞朝廷,陛下不可相信。”
“可惜,他們編造的故事太過於離奇,讓人如何不疑?”
“倭寇是當我大明朝廷的文武百官,都是三歲小孩嗎?會受他們的欺騙?”
……
大臣們一個接一個的發言,沒有一個人相信。
打贏倭寇是不難。
但前提是得等軍隊都到齊啊!
太孫殿下帶的五百新軍,都是肉體凡胎,又不是天兵天將,怎麼可能就這樣將倭寇全滅了呢?
對方可也有幾萬人馬!
更別說,這仗也打得太快了吧?
按正常速度來說,走路都應該還沒有走到那裡呢,仗就打完了?
如何能信?
如何敢信?
更有大臣憂心忡忡,道:“倭寇接二連三以涼國公藍玉和太孫殿下的名義,發出捷報,欺騙陛下,該不會是前方戰事有變,涼國公藍玉和皇太孫都落入倭寇之手了吧?”
此言一出,眾大臣心裡都有點打鼓。
難道前線遭遇慘敗了?
朱元璋臉色一沉,目光微轉,問道:“馮勝,傅有德,此事你二人怎麼看?”
此時,老朱的心也緊張起來了。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
熞兒該不會真有什麼不測吧?
他心中擔擾,連喊馮勝,傅有德都直呼其名字了。
朝中在場的眾臣,屬他們兩人的軍事經驗最豐富,故而才問他們。
馮勝思索了片刻,道:“此事確實奇怪,連同昨日送捷報的人,已經是第三人送來捷報了。而且關防印章皆是無誤,辨認字跡也看不出偽造的痕跡。臣以為,此事須得好好查探。”
傅有德道:“臣以為,陛下不可輕信。暫時仍嚴令令各路軍馬,加快速度,趕往松江。同時向蘇州,嘉興,湖州等地發出急遞,詢問情況,查明原委。”
老朱微微點頭。
也只好如此了。
不管怎麼樣,先將情況查清楚再說。
就在這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