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賈巨戶暗中資助倭寇,是不是也與他全家被殺有關呢?
他剛剛才提出開放海禁,就發生了倭寇侵佔松江府的大事。
開放海禁,還能推行下去嗎?
一時間,無數念頭,紛至沓來。
眾官員本來都要退朝了,聽到有八百里加急送入宮來,便都在外面不走了,一個個望向殿內,等待訊息。
朱允熞收起軍報,走了出去,平靜笑道:“並不是什麼大事,地方官府小驚大怪,擅用八百里加急,孤會發文責罰的。”
“涼國公藍玉留下,其他人,都散了吧。”
倭寇攻下松江府,直逼蘇州,距離應天府也不是多遠。
一旦訊息傳出去,不知道要引起多大的騷亂,他當然不會說。
眾官員聞言,頓時鬆了口氣。
看皇太孫的神色口氣,應該沒有什麼大事。
否則,會讓他們都留下商議。
可能就是哪裡發生了一點小騷亂,地方官府一時驚慌,才動用了八百里加急。
臨機決斷,這是很多官員都欠缺的能力。
第一次面臨突變,處置失當,也在所難免。
只是以後還是得告誡地方官,不是天崩地裂的大事,不要擅自動用八百里加急。
眾官員皆心中思索著,很快退了下去。
朱允熞對藍玉道:“你且在這裡候著,孤先去見皇爺爺。”
藍玉躬身行禮,神情嚴肅。
與朝中大多數官員不一樣,聽到太孫殿下讓自己留下來,他就明白一定是有大事發生。
太孫殿下不說,應該是為了怕引起不必要驚慌。
莫非是北元又南下了呢?
但藍玉很快否決了這個想法。
北元被大明多次打擊,實力已大不如前。
況且,現在也沒有到草原騎兵南下的季節。
但除了北元,他也想不到還有哪裡會出事。
莫非是哪裡造反了?
這無法判斷。
只能靜靜等著。
……
皇宮,後花園。
老朱坐在涼亭裡,靜靜看著甘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