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熞笑道:“好,既然諸位都沒有意見,公議透過。那自即日起,便設定諮政處和軍務處,分別主管政務和軍務。”
“接下來,我們議一議具體的方案吧。”
黃子澄,齊泰,以及一眾文官的心,再次吊了起來。
剛剛開始,就被將了一軍,借力奪了兵權。
接下來,又會如何呢?
他們無不緊張萬分,身上也燥熱起來,密汗直流。
“太孫殿下,諮政處代理朝政,用人極為重要。下官舉薦大理寺卿黃子澄,兵部左侍郎齊泰入主諮政處,成為諮政大臣。”
“下官舉薦翰林學士劉三吾,入主諮政處。”
“下官舉薦……”
一名名的官員出列,舉薦別人進入諮政處。
朱允熞卻一直不答覆,也不點評。
有舉薦的奏章,便收上來,放在一旁。
他揮了揮手,立時有小太監送上一個托盤,裡面放著一個製作十分精良的皮匣。
眾官員都大惑不解,不明白朱允熞的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朱允熞笑道:“本朝為何廢丞相,諸位可還記得嗎?”
此言一出,下方不少官員的臉上流露出驚恐之色。
當初胡惟庸為丞相,後被老朱以“謀不軌”的罪名誅殺九族。
此案牽連朝中無數的官員,哪怕如今處死胡惟庸,廢除丞相已有十幾年之久,但仍然時不時有“胡黨”被抓,定罪,處死,乃至牽連九族。
這些年,牽涉胡案中的人員,達三萬餘人。
朝中官員無不聞之色變。
太孫殿下驟然提起胡案,頓時令滿朝官員,皆忐忑不安。
朱允熞微微一笑。
“諮政處代理國政,批閱百官奏章,權比丞相,甚至猶有過之。”
“握天下之兵,便有黃袍加身。”
“掌人君之權,便難免生出不軌之心。”
“身懷利器,殺心自起。”
“諸位以為,要如何才能防止掌控諮政處的臣子,成為第二個胡惟庸呢?”
靜!
諾大的大殿,靜得彷彿連一根針掉落在地,也能聽見。
眾官員一個個屏氣凝神,不敢作聲。
劉三吾出列,道:“下官以為,諮政處與丞相不同。”
“丞相委之於人,則難免專權。”
“而諮政處的諮政大臣,可置數人,十數人,互相監督,以為制衡,此憂可解。”
眾官員們立時紛紛點頭,出言贊同。
“不錯,權柄不委於一人,互相制衡。”眾官員幾乎是齊聲回覆。
朱允熞笑問道:“若是他們如漢末十常侍一般,互相勾結,狼狽為奸,又該如何?”
大殿再次安靜了下來。
半晌,一名文官站出來,道:“十常侍皆是奸詐小人,欺瞞皇帝,玩弄朝政,方致漢末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