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有如今的成就,全靠天賦異稟。”
“可寫文章,出主意,能依賴才華和聰明。但處理政務,卻只能靠勤奮兩字。”
“諸位大人這些時日陪著他一起在文華殿批閱奏章,想必也都看到了,太孫殿下可算得上勤奮啊?”
此言一出,在場之人頓時紛紛贊同。
這番說得太對了。
朱允熞在文華殿,不是在吃東西,就是在睡覺,要不就乾脆出去轉悠了。
一天到晚,真正看奏章的時間,恐怕連半個時辰都沒有。
而且,坐沒坐相,站沒站樣。
只要老朱不在身旁,就放肆無比。
全然沒有半分勤奮好學的模樣。
反而與那些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十分相似。
至少,表面上看起來是如此。
甚至,比很多紈絝子弟更過分。
那些人還知道在殿上應該規規矩矩的坐著。
但太孫殿下。
第一天便是隨意吃東西,睡覺。
這個時代的封建禮教管制極嚴,朱允熞的舉動,在他們眼中,無疑是不學好。
若是自家的孩子,早就掄起手掌,大耳刮子抽去了。
可對方是皇太孫,是監國,再看不慣也只能忍著。
此際聽他這一提起,頓時覺得太有道理了。
“自以為聰明蓋世,恃才傲物,卻懶惰異常,不願腳踏實地的幹活做事,餘竊以為,這個判斷非常準確。”
黃子澄輕輕點頭,表示贊同。
若朱允熞是他的學生,早就狠狠教訓了。
不管你多高的才華,多強的本事,首先得守規矩,一舉一動,都要符合“禮”制,怎麼能任性胡來呢?
“他想出設定諮政處的主意,也就是為了讓自己好偷懶。”
“對!”
“對!”
“我們趁此機會,掌控朝局。”
“陛下可還在呢?”
“謀全域性者謀一地,謀萬世者謀一時。我等當在此時,為日後做好準備。”
“是啊,陛下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未雨綢繆,方是正道。”
齊泰仍感不安,道:“我總覺得事情沒有這麼簡單,太孫殿下懶惰不假,但聰慧亦是事實。”
“我等能想到,他未必想不到。”
“我總感覺,此事有點像一個坑。”
“莫要像上次立儲一樣,將我們又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