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從一開始,他就知道了。
鄭和垂頭。
他之前還一直在糾結是否應該坦白。
如今想來,是自己太過於可笑了。
以太孫殿下的聰明,又怎麼可能猜不到他的來意和用心呢?
“好!”
鄭和沒有多說,更沒有解釋。
他已經準備好承受一切懲罰,這都是自己罪有應得。
自然也無須多言。
……
天界寺。
佛堂。
朱允熞與道衍皆向佛而坐。
“太孫殿下果然聰明絕頂,竟然能猜到貧僧尚在金陵城。”道衍輕嘆,不勝感慨。
一生觀人無數,識人無數。
博學而通儒道術三家。
自以為窺得天地之機,世間之妙。
以陰陽術數,算盡人間事。
自從見到燕王朱棣之後,便認為對方有天道相佑,將來必為九五至尊,君臨天下。
這是他對天下大勢分析的結果。
也是對自己觀人之術的自信。
特別是太子朱標死後,道衍更覺得事情正向他預料的方向發展,一切盡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朱元璋垂垂老矣,時日無多。
朱棣縱然沒有被立為太子,但任何一名繼承者,都再也沒有朱標的聲望。
而朱棣又手握重兵,在藩王中勢力最強,在軍隊中威望最高。
只要精心準備,待朱元璋死後,尋得合適的時機,率兵舉事,就能奪得天下。
但道衍卻沒有算到,年僅七歲的朱允熞竟有如此之能。
不僅才華逆天,而且種種手段,諸多算計,皆有若神來之筆。
天馬行空,完全出乎預料之外。
而自己的觀人識相之術,用在他身上的時候,竟是如雲山霧海,完全看不透半分。
他一直在想,朱允熞的背後,究竟有何人在指點?
道衍雖自視甚高,卻也不得不承認,這般人物,較之他亦是絲毫不差。
或許,還要高過一籌。
不過,到了今天,道衍終於明白了。
朱允熞的背後並沒有人。
只有他自己。
他一直在憑自己的能力,與朝堂眾多勢力爭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