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是一份賀表,洋洋灑灑,寫了幾千字,但內容就是恭賀他成為太孫。
看這個奏章純屬浪費時間,幸虧沒看。
朱允熞又隨意挑了幾本,漫不經心的翻看了一下,笑道:“諸位大人辛苦了。”
“我看這些奏章雖然多,但大體上可以為奏事的,請安的,謝恩的,以及賀表。”
“又可以分為京官的,地方的。”
“還勞煩諸位大人將其分門別類,我再來稽核檢查。”
此言一出,下方的文官們頓時一個個面面相覷。
原來還想看他出醜,看他如何能稽核檢查這上千封的奏章呢。
沒想到,球又踢回來給他們了。
但也沒有辦法,這個理由,他們還真挑不出毛病。
只能在心中暗怪,為啥不早點說呢?
要不然,早早就分門別類好了啊!
心中想著,嘴上當然不敢說,只好又按朱允熞說的,整理了起來。
好在之前批閱過,現在整理起來也快,花了大半個時辰後,總算是全部整理好。
九百多封是請安,謝恩,賀表。
真正奏事的奏章,連一百封都不到。
而這其中,地方官員所上的,只有十餘封。
朱允熞將請安,謝恩,賀表等奏章丟到了一旁,只挑了奏事的奏章,看了起來。
他著重看的,並不是奏章的內容,而是文官們的批閱。
畢竟,奏章內容動不動就是幾百字,幾千字,但批閱的內容,往往只有幾個字,幾十個字,非常簡單明確。
他們也沒有時間,沒有精力,寫更多的批閱內容。
要不然,也無法在一天一夜的時間,批閱完這些奏章。
對於幾名官員批閱意見都一致,沒有異議的,朱允熞便隨便挑了一個人的,用硃批批紅。
這一類又佔了百分之九十以上。
因為奏事的奏章,大多數也是京官所上,並沒有什麼大事,自然也爭議不大。
而地方官員所奏奏事的奏章,同樣有一半是所謂祥瑞之類的,或者一些芝麻大點的小事。
真正需要他認真看的奏章,也就幾封而已。
很快,在下方一眾文臣驚詫莫名的眼光中,朱允熞看完了奏章,並圈點出了自己滿意的批閱。
偶爾也親手寫上幾筆。
“好了,謝恩的,上賀表的,請安的奏章,報個名字記錄一下,就行了,孤就不看了。”
“奏事的奏章孤都看了,你們的批閱,孤也看了。”
“大家都辛苦了。好生休息一下,今日還要接著批閱奏章,朝政繁重,拜託諸位了。孤現在去見皇爺爺,上稟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