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都是建立在相應的科技工具基礎上的。
儘管如此,很多東西,經過一定的改良和變通之後,就能運用。
治大國若烹小鮮。
後世科技文明的時代,其社會治理,比這個時代的大明又何止複雜一萬倍!
若是最高統治者也像老朱這樣去批閱,親力親為處理所有事情的話,一萬個分身也不夠用的。
但實際情況並沒有。
因為分權治理,各司其政。
最高統治者只要總攬大權就行了。
當然,也需要一整套複雜的制度來維持。
對此,朱允熞心中已經有了不少想法。
但是,老朱特意廢除丞相制度,不許後世的皇帝再設丞相。
實際上就是告誡他們,不能假手於人,處理朝政。
雖然歷史上,後世的大明皇帝根本不聽這個“祖訓”。
但是,現在老朱還活著,他還只是儲君。
要說服老朱改變,又談何容易?
而且,滿朝的文官集團,也決不會同意。
畢竟,他是從制度上,從根本上,斬斷文官執政的根。
讓他們只能老老實實的變成辦事人員,再也不能在朝堂上興風作浪。
文官們怎麼可能同意呢?
若他是皇帝,或許還可以強制推行,但他現在還不是。
老朱本來就不想這樣,再加上滿朝大臣都反對。
那不用想了,肯定是沒戲。
朱允熞思索著,要讓文官們同意,那就只有一個辦法了。
老朱可以讓這些人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他也可以有樣學樣,再用一次。
就讓他們來爭,讓他再搬一次石,再砸一次自己的腳。
想到這裡,朱允熞開口。
“本宮今日第一次處理政務,諸多不熟,還須請教朝堂上各位大臣,來人,召諸位大臣覲見。”
皇太孫第一次監國理政,肯定是要諮詢大臣的。
這些大臣也早就在外面候著了。
不過,他們沒有想到,朱允熞不是一個一個召進去詢問,而是讓他們一起覲見。
“參見太孫殿下。”
官員們魚貫而入,恭敬行禮。
朱允熞坐在上方,寬大的椅子,與他小小的身軀極度不匹配,稚嫩的面容更增添的這種感覺。
但經歷一連串的事情之後,下方的官員,再也不敢以看一名七歲小孩子的態度輕視他。
太孫殿下的天才之名,早已傳遍天下。
現在還有誰不知道太孫殿下雖然年幼,卻有著過人的智慧呢?
不過,這些文官顯然大多還是不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