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朱允熞,朱允炆,朱允熥三人一起被封為王,朱允熞被下令執掌應天府,而他和朱允熥兩人,年歲更大,則被要求一起隨朝聽事。
沒有封任何實職,只是在下面站班,旁聽朝議。
此際,朱允炆見到黃子澄在向他使眼色,當即站了出來。
他必須要表現出兄長的謙遜有禮,自己的仁愛忠厚,同時給朱允熞狠狠一刀。
“立嫡長之制,並非聖人之言。”
“自古明君者,如漢武帝,唐太宗,宋仁宗,皆非嫡長子。”
“足見立嫡長之制,不是一成不變的古法,更非明君必然之選。”
“孫兒添為皇長孫,自以為賢不及四弟,才更不如其萬一,德亦無服眾之望,能令萬民臣服,天下歸心。”
“江山神器,萬鈞重擔,孫兒不敢輕擔。”
“如今四弟已得百姓擁戶,軍士歸心,朝野共戴,此誠千古未有之賢能,春秋未有之盛事。”
他雙手高舉,亦跪了下去。
但彎腰拜下的時候,無人能瞧見的臉上,卻是有一抹殺意掠過。
說這番話的時候,更是特意加重了語氣,就是要提醒老朱,現在請立儲君的聲勢有多大,自古從未有這樣的事。
有人野心勃勃要奪權!
“孫兒懇請皇爺爺順應民心天意,立四弟為皇太孫。”
他拜倒在地。
“哦,炆兒,你真這麼想嗎?”
帝座上,朱元璋的聲音飄出。
“此孫兒肺腑之言,不敢有半句欺君。”
大殿內再次喧囂了起來。
隨著朱允炆的跪下,又有不少大臣跟著進諫。
“皇長孫真謙遜君子,有聖賢之風,陛下何不順應?”
“皇長孫德厚,四皇孫才高,陛下得此二孫,實國之大幸,還請陛下順皇長孫之請,立四皇孫為儲君。”
跪下去進諫的大臣,一邊請求立四皇孫為太孫,一邊仍不忘稱讚朱允炆。
落在有心人的眼中,就能聽出微妙的差別了。
“熥兒,你怎麼看呢?”
朱元璋沒有回答朱允炆,卻將目光望向朱允熥。
朱允熥連忙見禮。
“皇爺爺,孫兒也覺得,四弟雖然年幼,卻有不世之才。”
“更重要的是,如今金陵城的百姓,以國子監為首的天下學子,滿朝的文武大臣,就連京畿駐守的軍隊,都齊心擁護他為儲君。”
他也特意加重了語氣,強調這一點。
“皇爺爺立他儲君,順應了幾乎所有人的意,那何不立呢?”
這話就說得更直白了。
上方,老朱深深的望了他一眼,眸子深處,似是流露出一縷難以察覺的失望之色。
朱允熥的話,在老朱這種人聽到,心中所想,已是昭然若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