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百姓,國子監學子,軍中將領……
用腳指頭想,也知道背後一點有人操縱,有人鼓動。
那是誰呢?
朱允熞腦海中心念飛轉。
一瞬間便明白過來。
這是朱允炆和朱允熥聯手了。
也只有匯聚兩人之力,才能讓文官和勳貴一起造勢。
那他們的目的,就呼之欲出了。
按理說,兩人也是競爭對手。
能這麼快聯起手,一定有人從中牽線搭橋。
又或者,其中一人先行出手,另一人推波助瀾,無形中造成了聯手之勢。
也許還有其他人也介入了其中。
將水攪渾,讓他們兄弟三個鬥得死去活來,好坐收漁翁之利。
也只有如此,才能解釋為何在突然之間,就形成了這般恐怖的聲勢。
單憑任何一方,都沒有這樣的力量。
不對。
還是不對。
朱允熞心中猛地搖了搖頭。
突然,他腦海仿若有驚雷閃過。
剎那間雲開月明。
臉上頓時浮現一抹笑意,轉瞬即逝。
“儲君之位,自有皇爺爺定奪,且是臣民所能妄言?”
“我有何德何能,能得百官擁戴,百姓支援?”
“此事你等皆不得妄言,否則,嚴懲不貸。”
他說完,便徑直往自己的書房內走出。
劉知祥和一干官員碰了一鼻子的灰,頓時一個個面面相覷。
“南王殿下謙讓,亦是理所應當之事。”
劉知祥笑呵呵道:“我等可不能將謙讓之辭都當了真啊。”
眾人都連連點頭,一名官員問道:“劉大人,依您之見,下官們接下來該如何辦呢?”
劉知祥摸了摸鬍鬚,耳邊響起黃子澄的交代。
他與黃子澄,是同屆進士出身,有年誼之好。
黃子澄本就是儒林領袖,他們這些文人,素來唯其馬首是瞻。
自然也與之共進退。
捧殺南王,是黃子澄定下來的,他也會跟上。
“眼下百官,百姓,軍士,學子,都在上書請立南王殿下為儲君,我應天府衙門,也不能落於人後,亦當上書。”
“這……”一名官員遲疑道:“恐怕不太好吧?眼下是南王殿下執掌應天府,我等集體上書,外人會以為是南王殿下指使,這是在向陛下索要儲君之位,太過無禮。”
這個時代可不是後世。
後世做什麼事,都是要自己爭的。
大家的看塵是你自己都不爭,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別人為什麼推舉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