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想著商戶的低賤地低,想著朝廷對商戶的種種限制,想著子孫後代的未來,大多數百姓都忍了。
哪怕自己窮點,苦點,那也不能墮落成商戶啊!
可現在,不受限制了。
那還等什麼?
商戶們罷市,他們可不罷。
他們都搶著來申請稅證了。
聽到訊息後,原來罷市的商戶,又如何還坐得住?
更別說,隨之頒發的,還有兩條。
“自即日起,凡行商者,以稅證為憑,無稅證者不得經商。”
“凡之前的商戶,今日不復市辦理稅證者,今後一律不準再辦。”
商戶們已然清楚,就算他們不復市,因為辦理稅證後,行商再沒有限制,新湧入的人,也會立刻填補他們的空白。
而他們,則將永久的淘汰出局。
失去行商資格,後果不用多說。
應天府衙前,蔣瓛看著前來排長隊領取稅證的人群,心中對南王殿下的欽佩,又多了幾分。
朱允熞也是微微笑著,一切果然如他所料。
這一招其實談不上有多高明,卻非常實用。
如果是在其他時間,他這樣放開行商資格,朝野上下,一定是反對聲一片。
甚至連老朱都不一定同意。
但眼下,金陵城商戶集體罷市,朝廷不能向商戶屈服,這是理所應當之事。
在這個節骨眼上,以辦理稅證,為朝廷收更多稅的名義,放開行商資格,誰都說不出反對的話。
要不然,難道朝廷還要受那些商戶的脅迫,向商戶們低頭嗎?
哪個官員敢這樣說?
雖然心中希望這樣做的人不少,但沒有人敢明著說。
故而,朱允熞的做法,他們就只能接受了。
對朱允熞來說,他正愁找不到機會,放開行商,鼓勵商貿的發展呢。
這些商戶罷市,就是瞌睡來了送枕頭。
他正好求之不得。
順水推舟,既解決了罷市的危機,也讓行商資格,從此不再受戶籍限制。
大明的商貿繁榮,從此有了基礎保證。
一舉數得。
也難怪他高興了。
前來辦稅證的商戶,卻是一個個垂頭喪氣。
鬧騰了一番,不僅沒有落得半分好處,稅證還是得辦,而且行商資格還開放給了其他人,以後的利潤,恐怕得大跌……
這才叫偷雞不成蝕把米,商戶們如何能不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