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還以為朱樉又闖出什麼禍來了?
沒想到,還是一些老生常談的事。
朱樉的行事,在朝中早已不是秘密。
為何老朱卻突然發這麼大的火呢?
有人猜測,這是朱允熞犯事,老朱認為朱樉做了不好的榜樣,所以拿他開刀?
還有人則認為,這是一個訊號。
朱樉身為老朱的兒子,尚且被如此嚴厲的懲處,那朱允熞犯的事更大,更應該重懲。
也有人猜測,可能朱樉還做了一些其他事,但此事老朱不宜公開說明,故而只能尋一個由頭,對他進行懲處。
處置完朱樉,老朱不等朝臣上奏,先開口道:“蔣瓛,今日的事,你有何說法?為何帶兵屠戮吳忘庚一家?”
蔣瓛雖是錦衣衛指揮使,位高權重,百官畏懼,但嚴格來說,他一樣沒有上朝的資格。
但今日卻來了,只不過,不是站在文武百官裡面,而是在一旁侍候。
剛才滿朝官員彈劾他的時候,蔣瓛一直冷眼旁觀,一直一言不發。
此際聽到老朱問話,方才行禮道:“微臣聽令行事。”
“放肆!”
“荒謬!”
“該殺!”
他的話一出口,立時響起了一片斥責聲。
朝中文武百官本就痛恨錦衣衛,只是錦衣衛是老朱親手所創,平日裡他們都是敢怒不敢言。
今日抓到機會,逢然不會錯過。
“陛下,四皇孫殿下不過是七歲小兒,行事衝動,不比大人。可蔣瓛身為錦衣衛指揮使,朝中重臣,當知道事情的輕重。可他不僅不勸阻皇孫殿下,反而助其胡來,實在是罪大惡極。”
“他自言自己奉命行事,這是將所有的罪責都推到皇孫殿下頭上,其心可誅,其心可誅啊!”
“皇孫殿下固然有錯,但若蔣瓛不聽其亂命,斷不致有滅門慘案發生,蔣瓛不殺,國法何在?”
“七歲小兒的命令,豈能當真?荒謬至極!”
……
場中,百官紛紛開口。
在他們看,四皇孫殿下是一個七歲小孩,你蔣瓛難道也只有七歲嗎?竟然拿他的命令當真?
另一方面,這樣說也是為說明朱允熞終究只是七歲的孩子,不管多有才氣,他都是孩子。
他說的話都不靠譜,更不能讓他去辦事,他提議的加徵商稅之事,自然亦是如此。
朝中眾臣都是老臣謀國之人,懂得在這時候,應該如何借勢用力。
“臣以為,有志不在年高。四皇孫殿下雖止七歲,但心智已超成人,他的命令,臣自當聽從。”蔣瓛卻是不為所動。
“若果真如此,他為何會下屠戮吳家的命令?”
一名大臣厲聲反駁。
“對,如此荒謬的命令,蔣瓛你竟然也敢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