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梧男子聲音宏大,有若洪鐘,震得人耳膜都嗡嗡作響。
朱允熞不由得對此人刮目相看,沒想到這名粗獷漢子,竟有如此見識,勝過不少朝廷大臣了。
眾人被他說得啞口無言,樓中再次安靜了下來。
就在這時,外面有人進來。
“是方先生來,方先生經常出入皇孫府邸,應該知道其中的內幕,何不請他說上一說呢。”
樓中人群頓時湧動。
朱允熞瞳孔微微縮了縮,倒是沒有想到,竟然會在這裡碰到方孝孺。
他不是應該今日離京去漢中嗎?
剛好出城碰到?
真就這麼巧嗎?
朱允熞不願與他相認,當即向侍衛使了一下眼色,身影鑽到侍衛的身後,不讓方孝孺看見。
此時酒樓內人群聚集,方孝孺忙著與眾人打招呼,自然不會注意到他。
方孝孺在士林中的威望很高,集賢樓內的儒生,都忙著與他見禮,立即有人追問四皇孫詩才之事。
“那日我在府中,親耳聽得四皇孫說,那首“江山代有才人出”乃是從一名和尚那裡聽來的。”
“四皇孫雖然聰慧,但也不致於七歲便能出口成詩。”
“須知曹子建獨佔天下八斗之才,寫七步詩之時,也已年近三十。”
“若有人能以七歲之齡,在須臾之間,吟出這般高作,我輩讀書人這輩子的書,可就都白讀了。”
“陛下逼得緊,皇孫殿下一時情急,才用從無名和尚那裡聽來的詩搪塞。”
“世人不辯真理,以訛傳訛,或溜鬚拍馬,是為可笑了。”
這番話立即引來了一大片的贊同。
連賈島這樣的大才子,都說過“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讀書人才知道真正高明的詩作,要寫出來有多難。
所謂即席吟詩,實際上大多是先有腹稿,推敲了許久的。
而且,世間詩作千千萬萬,真正稱得上佳作的,其實不多。
若四皇孫殿下,一個七歲的小兒,在不到半柱香的時間內,就能寫出那般佳句,他們這些人,真是幾十歲的年齡,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對於那名身高魁梧的大漢,眾人都投來鄙夷之色。
此人一看就是粗鄙之人,哪裡知道讀書人的事,夏蟲不可語冰。
“那方先生又是如何評價四皇孫殿下的那兩句“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的呢?”
人群中有人不服問道。
“這個嘛……”方孝孺摸了摸鬍鬚,道:“四皇孫殿下作詩之事,陛下已明發邸報,曉諭全國。”
“若是此時證實作詩之人,並非四皇孫殿下,那陛下的顏面何存?”
“朝中能詩文者無數,陛下請人作好,再讓四皇孫殿下念出來,並非難事。”
這就是誅心之論了。
但眾人聽了,都覺得矛塞頓開,恍然大悟,深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