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狩獵,第三日就打道回府了。
侍衛聽他這般問,以為是受了顛簸,連忙道:“回公子的話,我們出來的時間很早,估摸著半下午就能達到,時間充足得很。公子若想歇息,那停車便是了。”
既是便裝,自然不會直接稱呼皇孫殿下。
朱允熞心中一喜,笑道:“那便停下來,我想去這家酒樓坐坐。”
他還沒有去過這個時代的酒樓,心中十分好奇,躍躍欲試。
走進樓中,只見裡面裝修得古樸清雅,頗有品味。
上方的屏風前,坐著一名老先生,正在那裡說書。
古代說書的記載,最早見於宋代。
但實際上,說書在春秋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
到了漢朝,民間甚至出現了不少專業的說書藝人。
唐宋更是繁榮,街頭巷尾,隨處可見。
李商隱曾寫嬌兒詩:“或謔張飛胡,或笑鄧艾吃”。
張飛和鄧艾的故事,在那個時代,已是廣為流傳,而今天台上說書的人,說的也正是三國。
雖然此時羅貫中還沒有整理出《三國演義》,但三國的故事,可是早就滿天飛了。
朱允熞在一張桌子前坐下,他掃了一眼樓中的客人,大多是青杉儒袍長袖,作讀書人打扮,暗道集賢樓果然名符其實。
喜歡聽書的,可不僅是市井百姓,文人騷客更甚,
不過,也對。
這時候的普通老百姓,大多隻會去街邊簡陋的攤位前喝一壺茶,吃一碗酒。
像這種裝修得高大上的酒樓,能進來的,也只有富人或權貴階層,自然讀書人多了。
朱允熞叫了幾色小吃,點了一壺酒,有模有樣的吃喝起來。
他年齡太幼,坐在樓中格外醒目,引來不少關注的眼光。
但看到他帶著幾名隨從,便都紛紛將目光移開。
富家小公子出來逛酒樓的雖然很少,偶爾還是能見到的。
嬌生慣養,自古有之。
朱允熞津津有味的聽著。
說書人說完一段,引來滿堂喝彩聲,隨後,眾賓客便紛紛給出賞錢。
那說書人拱手打禮,道:“今日已然說了一個時辰,小老兒口乾舌燥,暫且歇息一盞茶功夫,再接著說下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