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呼吸也變得粗重起來。
他親自清理過好幾次國庫,深知賬務的繁雜。
但越是瞭解,就越能明白複式記賬法的高明。
至於發票,稅證……
朱元璋看到最後,也不禁仰天大笑,擊掌讚道:“好!好!好!”
旁邊的楊靖見兩人看奏章後都是這番模樣,不禁越發好奇起來。
“陛下,這奏章,可否給微臣一觀?”
“你拿去吧。”
朱元璋將奏章合上,遞了出去。
楊靖接過奏章,翻開來看。
漸漸地,雙眼也是越來越明亮,心跳加速,呼吸變重,嘴巴微張,竟忘了合攏。
他以前也是戶部尚書,自然明白此間的道理。
“真是天縱之才!”
看完奏章,楊靖將其輕輕合上,深呼了一口氣,平息著激動的心情。
“想不到,我大明竟有如此人才!”
一旁的趙勉捋了捋鬍鬚,道:“不錯!能想出這個法子的人,必定是狀元之才……不,是王佐之才,宰輔之才。”
他目光望向朱允熞,道:“四皇孫殿下,卻不知這奏章中的內容,是何人所想?”
儘管朱允熞之前說過是自己寫的奏章,但看了裡面的內容之後,趙勉可不相信這個說法了。
在他看來,必定是請教了府上的某位先生,才能寫出這樣的奏章。
這也正常。
畢竟是皇帝陛下親自佈置的功課,回府請教先生,無可厚非。
不過,趙勉搜盡腦汁,也想不出朝中還有哪位大臣,能想得出這般法子。
除非不是大臣,而是某個還沒有功名的教書先生……
從來隱士高人,喜歡潛藏民間,未必盡在朝中。
況且朱標是太子,他的府上,延請了一些高人,也不足為奇。
雖然朱標已死,但府上的人才卻不一定散去了。
只是此人既有如此大才,就不能讓他一直呆在皇孫的府上,埋沒了人才。
趙勉很快想到這一節,楊靖也想到了。
“此等人才,一定不能讓他埋沒,當請他為朝廷效力。”
楊靖笑道:“四皇孫,不知這寫奏章之人,可有功名在身?若是沒有,微臣想向陛下保舉,請其去刑部歷練一番,假以時日,朝中又會多一位棟樑之才。”
“去刑部做什麼?”趙勉忙道:“陛下,此等是理賬的高手,當然是要來我戶部,為國理財。”
楊靖吹鬍子瞪眼:“趙大人,這可是我先說的。”
趙勉冷哼了一聲:“楊大人,國家大事,可不興先來後到。此人一定得去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