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海令是老朱建國之後便頒佈的一條命令。
片板不許入海。
受限於時代,老朱的做法其實可以理解。
但朱允熞站在後世的角度去看,禁海無疑不是什麼好的選擇。
大航海時代即將來臨,開放海禁,會給大明帶來巨大的利益。
但這其中的道理,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
開放海禁,豈是易事?
牽一髮而動全身。
任何一項國策,不管好還是壞,總有人從中得益。
改變它,就會侵犯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他們一定會反對。
這就是為什麼,不管多好的改革,總是會引起一大片的反對,總是難以推行的原因。
更別說,這是老朱親自下令的。
讓他解除,也沒有那麼容易。
朱允熞腦海中念頭飛轉,迅速排除了在現在和老朱講大道理,分析利弊的想法,他說道:“皇爺爺,我聽說西洋有一種作物,叫甘薯。”
老朱對於收商稅的問題,不置可否。
但不表態本身也是一種態度。
朱允熞便不再試圖從商業角度去說服老朱,而是從農業入手。
這才是老朱最關心的。
“甘薯?”朱元璋的眉頭微微一皺。
“對,甘薯。”朱允熞道:“這種東西可以作為糧食,而且方便儲存和運輸。”
“並且十分耐旱,對環境和土地的要求也非常低,聽說產量還很高呢!”
“熞兒想,要是有這甘薯種在我大明之地,大為推廣,當可養億萬百姓……”
……
他滔滔不絕的說著,詳細介紹甘薯的好處。
“而這甘薯,就在海外西洋之地,要出海才能得到。”
朱元璋臉色一變,忽的一下子站起了身。
但也就是一瞬間的功夫,就又恢復如常,重新坐了回去。
他的臉上仍舊是讓人看不清楚情緒的表情。
“皇爺爺,你……怎麼了?”朱允熞裝作害怕的樣子。
“沒事,沒事。”朱元璋笑笑,擺了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