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下,方孝孺不甘的攥緊了拳頭。
指甲嵌到了肉裡,鮮血順著指甲流淌,也未察覺。
他不甘!
他痛恨!
他憤怒!
憑什麼要給了他希望,又要讓他絕望?!
他一生之所求,不在高官厚祿,而在成為朱子一般的人物!為此,他拋去臉面,巧取豪奪王羲之的《遊目帖》,只為得到百萬銀兩。
讓他名聲響徹天下。
同時,當被任命為國子監祭酒之後,他為推行理學奮不顧身。
就是為了成為董仲舒、朱熹一般的人物。
為天下之師,為萬世之師!
在儒家的青史之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讓後世的讀書人都知道他方孝孺的名字!
可現在……他卻成了一個上跳下竄的跳樑小醜!
自己奉為圭皋的理學,也被心學踩在了腳底,這讓他如何能夠服氣!
但朱允熞是太孫,是儲君,是監國大明的統治者,他又能如何反抗……
“急報!”
“急報!”
“急報!”
突然,一隊軍士高喊著衝了過來。
大聲道:“太孫殿下,陛下北上巡視回京了!”
“還請殿下做好準備迎接陛下返京!”
朱允熞神色一喜。
正好今日想要講的東西都講得差不多了,朱允熞也就不再停留。
吩咐一聲,連忙同蔣瓛一起準備去迎接老朱返京。
老朱回京,此乃是大事中的大事!
而且許久未見老朱,朱允熞也很是想念,有許多許多的話要和老朱說。
卻沒注意到,下方的方孝孺卻悄悄跟了上來。
“太孫不支援理學。”
“但陛下素來卻是最支援理學的!”
“說不準……陛下不會讓太孫繼續這般胡作非為下去!”
方孝孺就像是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悄悄跟在朱允熞身後。
一同往京師城門外跟去。
……
京師,北門。
十里外。
一處亭臺前,朱允熞同召集來的群臣百官正在等候老朱的歸來。
儘管朱允熞現在正在推翻理學。
但理學對於孝道的重視,卻已經刻在了人們骨子裡,朱允熞若是不來,便是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