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老朱來了,朱允熞也連忙上前迎接:“皇爺爺。”
老朱擺了擺手示意朱允熞和朱棣不用多禮,直接走到座位上坐下,拂了拂自己的白鬚。
感嘆道:“上次咱去北平巡視,就對沒能御駕親征甚是遺憾。”
“熞兒,這次你可得把你的新軍交給咱,讓咱也體會一把,征戰沙場擊潰北元的感覺。”
老朱對上次的時候一直都甚是遺憾。
別看老朱雖然歷史上一直都坐鎮金陵城,不曾御駕親征過,但他卻發動了遠比朱棣高出兩倍不止的北伐次數,要是老朱和朱棣一樣幸運,有一個能鼓搗內政,穩定後方的兒子朱高熾。
怕不是也會去御駕親征一趟試試。
而現在,後方如今有把他老朱這個開國君主還要強勢的太孫朱允熞坐鎮。
老朱自然心裡本來就蠢蠢欲動的主意,就再度冒了出來。
帶著新軍北上,御駕親征!
親手見證自己一生老對手北元的潰敗!以及大明徹底的崛起!
但還沒等朱允熞說話。
一旁的朱棣卻立馬不樂意了,微胖的漢子,臉上滿是怨念,躊躇半晌,最後還是忍不住說道:“爹,咱至少分個先來後到吧?”
朱棣據理力爭:“明明是我比你先來的!”
“這新軍怎麼就落到你手裡了呢?我覺得新軍由我統帥,要好得多!”
既然說了,那就一口氣把自己的心裡話說出來。
朱棣像是破罐子破摔,一口氣說道:“爹,你說說看,您都這麼大的歲數的,北方風大,而且這場大戰不知道要拖到什麼時候呢。”
“到時候冰天雪地的,您老的身體撐得住嗎?”
“要知道,雖然現在條件比以前好一些了,有工廠裡生產出來的許多東西,甚至還開始出現了軍糧這種東西。”
“但畢竟是外出征戰,您瞧瞧,咱這個體格!”
“不比爹你合適多了?”
金陵十八坊的工廠,在朱允熞的手下,慢慢生產出了一些便於生產,而只有後世才有的東西。
用來方便百姓的日常生活,以及軍事戰爭所用。
在這個近乎於荒蕪、乾涸的時代,朱允熞開辦的工廠,就好像是被埋入土壤的種子,在不斷的澆水灌溉下,生根發芽,沖天而起。
開出了許許多多甚至朱允熞都沒想到的神奇果實。
這些成果裡面,有的有用,而有的卻又沒什麼太大用處,但朱允熞卻從來不去主動修理這些枝丫。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朱允熞只需要掌握主要的脈絡即可,保證大的方向不會偏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