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的軍隊常年和北元打仗,都是精兵,還怕他們不成?”
這便是藩王的弊端。
雖然明面上藩王的權利無法節制這麼多的軍隊,可問題是暗地裡,藩地周圍的軍隊,卻又很容易被藩王掌控。
至少北平附近的軍隊,都已經盡入了燕王的懷中。
其餘藩王亦是同理。
只要有野心,有抱負的藩王,都不可能讓自己周圍的軍隊主導權在別人手中。
所以這大明日後會出現藩王作亂,實在是再正常不過。
朱棣日後奉天靖難,起兵不過八百。
但只不過七月初起兵,而短短數日之間,周遭各地紛紛歸降,只不過旬月時間,北平周邊便盡數歸服。
大軍增至數萬!
而再之後,朱棣更是不斷壯大自己的勢力。
可以說,明面上朱棣自然是沒有那麼多軍隊的,可實際上,這些軍隊實際的主導人不是朱棣還能是誰?
所以朱高煦所言,並非沒有道理。
只要回了北平,至少可得十萬大軍!
而眼見朱棣猶豫,朱高煦繼續勸說道:“爹,不能再猶豫了!”
“現在明顯是有人想要藉機將爹在京師之中除掉。”
“若是咱們再不走,怕是過幾日,就走不掉了!”
“反了吧!”
“反了,便是再差的情況,也不過是割據一方,至少可以自保!”
“爹!現在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您還在猶豫什麼?”
朱棣也知道,現在的局勢已經容不得他繼續猶豫下去。
可他卻也知道,造反、起兵,又怎麼像朱高煦所形容的一般簡單?
割據?
根本就沒有這個可能!
且不說現在大明的軍隊戰鬥力極強,而且還有國道的輔助,來去如風。
便是太孫殿下編練的數萬新軍。
就已經足夠擊破北平的十萬大軍了!
在親眼見證過槍械和火炮的威力之後,朱棣深深明白,靠武力造反這種事情,在大明已經不可能了!
因為現在大明的軍隊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差距。
一個新軍的戰鬥力頂得上十個舊軍!
而這其中的原因,便是因為槍械和火炮的出現,而在大明又只有金陵十八坊才能打造新式火槍和火炮。
北平根本沒有這個技術和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