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
二月二。
驚蟄,龍抬頭。
正是京師之中家家戶戶貼上了雷神的畫像,祈禱來年風調雨順的時候。
塗滿了香菱粉末的小孩子走街串巷。
驅邪求福。
卻有無數士子開始湧入京師,每一日便有數之不盡計程車子,帶著自己的書童和侍從,自天南地北趕來。
帶來了天南海北的各種特產。
在這京師之中擺攤販賣。
此乃古代科舉之特色,來自天南海北計程車子,一路背過來的並不只有書籍,還有各地的奇珍異寶、特色商品。
這些在京師難得一見的東西。
可以賣出一個高價,足以讓士子把路費賺足,更是有的剩餘。
若是再帶京師的東西回去。
這就能夠賺的個盆滿缽滿,便是一年所需,也能夠滿足。
所以這時候,能夠參加科舉計程車子,並不只是有做官的潛力,所帶來的利益也是實打實的。
畢竟大明路引制度嚴格。
想要去哪兒都不是那麼容易的,唯有科舉的時候,士子可以暢通無阻。
不過自朱允熞監國以來,路引制度自然是逐漸變得名存實亡。
誰也不會去提這件事。
大明的交通也逐漸變得便利,許多東西也就逐漸出現在了京師的商販手中。
三年未曾科舉計程車子,這一朝入京師。
便發現以往暢銷的東西,忽然變得沒那麼好賣了,雖然還是能夠銷完,卻沒有哄搶一空的效果。
只因京師的百姓,如今什麼東西都見過了。
不再是以前那般。
反倒是他們這些時隔三年來到京師計程車子,卻為之一驚!這京師,竟然大變了個模樣!
短短三年時間,竟然變化如此之多?
白日間,京師之中,商販絡繹不絕,沿街叫賣之人無數。
有各種珍奇之物,被拜訪在尋常攤位之中。
讓士子嘖嘖稱奇,從未見過,活像是一個剛入城的土包子。
而夜間。
秦淮河畔,笙歌燕舞,揮金如土,大明京師百姓的豪橫,更是讓士子們大開眼界!
上百兩銀子,說扔就扔。
而就這,卻砸不出半點水花!
無法讓美人傾心!
只能說,無數士子此番入京,著實是開了眼界,這京師當真是如另一番天地一般。
渾然不似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