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動靜之大,於京師之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無數算學的學子跪地乞求拜朱允熞為師。
而朱允熞雖未答應他們的要求。
卻也在京師之中,講了足足三日的課,引得京師百姓紛紛旁聽,受益匪淺。
京師之中,人人的數學水平都猛然提升了一大截。
方便了無數百姓的日常生活,也讓商人行商變得更加容易,人人都在討論著算術。
從而讓京師百姓知道,原來算術竟然還有這般學問。
講到高深之處時,宛如天書,讓無數京師百姓不明覺厲。
不過這般浩大的聲勢,自然引來了有心人的目光,特別是理學家們的注視,畢竟現在的朱允熞還在和他們敵對著呢。
眼見朱允熞在百姓之中聲望大漲。
他們又怎麼能夠坐得住?
方孝孺這幾日,可謂是坐立難安!渾身就好像有螞蟻在爬一樣難受!
可讓他拉下臉去給京師百姓講學。
那卻是決計不可能的。
想他堂堂大儒,代表著高高在上的天理,這些愚笨的民眾,對他只有服從的份兒。
只需要聽話就行了!
為何需要去給他們講道理?
天理之強權,在方孝孺心中暴露無疑。
所謂天理本質上就是如方孝孺一般的理學家們,為了強令百姓,而製造出來的。
因為有天理的存在,所以不需要教化,因人而異。
百姓紛紛跟隨天理即可,簡單方便。
所以從骨子裡,方孝孺是看不起朱允熞講課這個行為的。
不過,方孝孺還是關注了一下朱允熞所編纂的《初等數學》,其內容概括抽象,方孝孺根本就看不懂。
而就連他都看不懂,方孝孺斷定,其他人就更是看不懂了。
並且,任憑方孝孺不管翻了幾遍《初等數學》,他都找不出一絲可以實用的地方。
當真沒什麼用處。
比不得儒家之道,更比不了得孔孟心傳的朱子理學。
朱允熞走這一步雖然看似聲望大漲。
但實則卻是一步臭棋!
方孝孺覺得,這正是自己還擊的時候到了!
這一次,朱允熞總不可能再把自己說得啞口無言了吧?方孝孺覺得,自己這一次,一定是大有勝算!
於是……
翌日,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