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御書房。
只是這一次,朱允熞卻並非是坐在上位。
而是站在下方。
坐在那裡的人,不是別人,正是老朱!
隔了一段時日之後。
老朱終於再次召見朱允熞,只見老朱一副淡漠的表情,讓人猜不透他心中到底在想著什麼。
“想好了嗎?”
“這段時日,熞兒你也體會到同咱作對的後果了吧。”
“該醒悟過來了。”
“向咱認錯,這件事就此揭過,咱也好返回陽山,去過咱的安生日子。”
“這大明儲君的位置,依舊是熞兒你的。”
老朱好言相勸,希望能夠將朱允熞勸返回‘正途’。
不得不說,朱允熞在治理大明的才能上,已經讓老朱歎服,震撼不已。
只要朱允熞不犯大錯,這大明儲君的位置就不可能動搖。
現在,老朱所要的也不過是朱允熞的一個態度而已,只要他認錯,大明儲君依舊是朱允熞的,老朱也會返回陽山。
看上去一切那麼順理成章。
只是老朱眼底,卻暗藏了一些別的神色……那是一種期盼!
還有一抹暗藏的緊張。
可到底是什麼東西,能讓老朱期盼?能讓老朱緊張?
是朱允熞的回答?亦或是其他什麼東西?
但老朱等來的,卻依舊是朱允熞堅定的回答。
“皇爺爺,莫要說了,熞兒是不會動搖的。”朱允熞搖搖頭,毫不動搖的說道:“理學之利益,在眼前。”
“可心學之利益,卻在未來。”
“熞兒乃是為大明之將來著想,皇爺爺可曾試想過,理學真正之弊端?”
“當有朝一日,朝中百官,皆是虛偽之徒!”
“而咱老朱家的皇帝,整日勵精圖治,卻遲遲收不上來錢糧,終日應對著這些文官虛偽的面孔。”
“這些文官,一個個標榜自己是道德君子。”
“可實際上,卻是虛偽之徒!家中有良田萬畝,卻不需要交稅,蓄奴無數,欺壓百姓。”
“皇爺爺難道想要看到大明在這樣的危局之中滅亡嗎?”
朱允熞言深意切,希望自己的話能夠打動老朱。
只是這樣的話,這些時日來,朱允熞不知道對老朱說了多少次。
換來的只是老朱的滿不在乎。
對此老朱也有一套自己的說辭:“熞兒,你卻沒有想過,造成這些的,或許並非是因為理學?”
“而是皇權衰落,後世子孫沒了帝王之威嚴?”
“更有甚者,能力不足,方才導致了這一局面的出現?”
“而如今之大明,蒸蒸日上。”
“皇權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