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興一笑:“臣還是那句話,不管這件案子是真是假,但必須是真的,然後萬歲宣佈,您的寬宏大量,您對武臣的倚重,讓將士們再次為國甘願犧牲。不會再有國難才思良將的局面出現。但是,不管這件案子是真是假,200多年的事情,必須有一個人來出來擔責,這個責任不是您,必須是這個韓國公。只有他死,死無對證,那麼一切就都結束了。三大案的後面局勢,就再也不會出現了,同時也證明了,皇上您的睿智,寬宏與孝道。”
崇禎實在是沒有想到,就這一個小小的案子的處理辦法,竟然有這麼多的後續首尾。而所有的一切自己沒想到的東西,眼前的這個能臣,都為自己想到了。
從這一點上看,告密的那個武陽候,說的都是錯的,真正的居心叵測。
站起來,轉過書案,拍了拍趙興的肩膀:“真正為朕考慮的,還是你呀。”
趙興今年24歲,後世的基因,現在的保養,讓趙興高了崇禎皇帝半個頭。當崇禎親暱的拍打著趙興肩膀的時候,趙興不得不故意的矮了一下身子。這很難受,但人家是領導,在領導的面前,必須習慣性的蹲下身子。
“為了敲打我支援的勳貴,那麼我必須殺了他。”
雖然有一些牽強附會,即將讓一個人的人頭落地,但對於一個未來將投降李自成,被拷打催餉而被百姓拍手稱快的人,趙興沒有一點的心理負擔。
尤其是殺雞儆猴,保住自己現在的位置,他更沒有一點點的心理負擔。
所以,趙興恭敬施禮:“抓住一個現成的集團,來對抗東林黨人,這是必須的。但是讓這個集團為您所用,不至於出現魏忠賢閹黨那樣的尾大不掉。殺一兩個,震懾他們,更是必要的。”
崇禎沉思了好久之後,詢問道:“按照你的說法,韓國公案,必須是真的?”
趙興點頭:“必須是真的。”
“那這個韓國公李世選必須死?”
趙興點頭:“必須死,否則誰都跳出來說是前朝勳貴後人,那還不亂了套。死無對證,也是必須的。”
崇禎再看了趙興好久,然後真誠如最好的朋友一樣,對趙興道:“朕批准了你的請求,但是這個黑鍋必須你背。”
趙興淡然的道:“我是皇上的親軍首領,責無旁貸。”
崇禎長出了一口氣:“我們君臣相得,共同拯救這個大明江山吧。”
趙興心中卻道:“被我掌握吧,我們拯救的是這個大漢的江山。”
走出午門的時候,再回望,趙興感覺這個午門是如此的簡單,簡單到如此的好忽悠——今天再次逃過一劫。以後,是不是自己不能再耍這種小聰明啦?
不。
這種小聰明,是安全的,因為,他是建立在為這個該死的封建最高的皇權服務的基礎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