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功宴後,趙興主導,趙梓起草,向朝廷報功。
這次不是吹噓出來的大捷,是真真正正的大捷,是真正可以讓張之及帶回去的女真和蒙古的人頭。首一份,當然是洪承疇,因為他是遵化大軍的主帥,同時為了實現自己的目的,必須提著洪承疇的脖領子往上拽,拽的越快越好。
開始洪承疇還謙讓,趙興就直接將他拽到了一邊,說出了這份軍功對他未來的遷升,拿下三邊總督的必要,於是,洪承疇就坦然接受了。
還有一份就是張之及和自己的十個兄弟,張之及可憑藉此軍功,坐穩京營,十個兄弟可憑藉此軍功快速升遷,坐上更高的位置,掌握更大的實力。
接著就是自己錦衣衛的屬下,自己掌握鎮撫司前後一年不到,這次他們的確賣命了,但更多出於的是對上司命令的執行而不是對上司的忠誠。正好,透過這次的軍功分配,給予收買,讓他們能對趙興感激涕零,成為自己真正的忠誠者,有被鎮撫司在手,即便未來駱養性想出山收回自己錦衣衛指揮使的權利,自己也有和他抗衡的實力了。
然後就是見者有份,反正這裡有足夠多的人頭。
“皇上坐鎮皇城運籌帷幄,當記十個奴遒人頭。”趙興提議。
洪承疇深以為然,大家的東家必須要分潤。
“王承恩協調有方,需要給予。”
趙梓表示大人有遠見卓識,東家身邊的人,必須交好,說不定什麼時候,還需要從內帑掏錢呢。
“孫承宗需要一份。”
張之及點頭:“姐夫考慮的對,這次沒有孫師傅在其間奔走,我們沒有這麼好的結果。”
“兵部需要給一份。”
大家莫名奇妙,趙興一笑:“因為兵部負責清點軍功,負責為大家提名升官。”
洪承疇立刻提議:“內閣也應該給一份,因為最終點頭的是內閣。”對於這樣的提議,趙興雖然很噁心內閣裡的周庭儒,但還是捏著鼻子認了。
“工部需要給一份。”張之及提議。
趙興皺眉詢問:“什麼道理?”
張之及道:“打造我們需要的器械,總在京營裡,總不是個事,最終還是需要他們名正言順的去做的。”
“有道理,那麼,戶部也應該有一份,因為王盡忠兄弟等的錢糧,還是能在戶部擠出一點是一點,未來洪大人在西北也寬裕一些。”
“吏部當然不能少了。”
大家都是軍人,不歸吏部管啊,而錦衣衛連吊他都不用。
趙梓笑道:“未來洪大人上任三邊總督,未來大人推薦個官員什麼的,還是需要吏部滴。”
大家認為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