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帶出來的乾糧已經耗光,那些還掌握在大明手中的州縣,堅決拒絕趙興的停留,怕把皇太極招過來引火燒身,更堅決拒絕趙興的糧草供給。於是最終趙興決定,回到遵化去,一面休整,一面躲避皇太極必然的瘋狂報復。
帶著這樣的想法,趙興準備整軍回去。
但就在這個時候,有緹騎來報,在通州地區有一支明軍,正在被建奴圍攻,請示趙興是不是去救援。
趙興一皺眉,這個時候,怎麼還有明軍在野外和建奴野戰?找死嗎?
看一看身邊疲憊的將士,趙興最終決定,還是不救了。
而就在拒絕之後,他順口問了一句:“那支戰鬥的明軍打的是什麼旗號?”
緹騎回稟:“是一個盧字。”
趙興當時大驚,然後果斷道:“快,全軍整隊,救援盧象升。”
盧象升是真正的忠臣,這時候他是大名知府,就在皇太極入寇京師的時候,他破家招募勤王鄉勇一萬人進京勤王。結果走到了通州,準備進入通州和鎮守通州的保定巡撫解經傳、御史方大任、總兵楊國棟合兵一處,然後進攻南苑皇太極。
結果解經傳、方大任、楊國棟聞聽,當時堅決拒絕了盧象升的進入,將盧象升擋在了通州外面。
皇太極聞聽一支明軍竟然在野外要攻打自己,當時派出正紅旗阿拜督導五個牛錄,合計蒙古附軍兩營六千,圍攻盧象升。
一萬鄉勇,面對一千五百女真八旗再加上六千蒙古大軍,就在通州城外,憑藉小葛莊死戰殺敵。
戰況慘烈無比,到處都有在殘垣斷壁中拼死廝殺的義勇,他們用最淳樸的思想,最滾燙的鮮血,詮釋著一個民族對外敵的不屈。但近在咫尺的通州友軍,竟然只做壁上觀,連盧象升請求放傷兵入城都不許。
面對絕情怕死的同僚,盧象升手提大鐵槍只能看著身邊無數的傷兵歉意的道:“實在對不住了兄弟們,都是本官無能讓諸位深陷死地了。”
一個傷兵義勇慨然一笑:“大人何出此言?當初大人散家招募義勇,我們就懷著報國殺奴的決心來的,戰死沙場死得其所,還請大人不要顧惜我們,為國惜身突圍吧。”
一群只憑借血勇的百姓,面對窮兇極惡的正規軍,死傷自然慘重無比,之所以能支援到現在,全是憑藉盧象升的一條大鐵槍四處救火。
盧象昇天生手臂長有雙骨,神力無敵,一條八十斤重的大鐵槍,就成了戰場無敵的存在,不管戰場哪裡吃緊,只要大鐵槍到,敵人紛紛奔走閃避。
但敵人太多,自己一方戰鬥力太弱,雙拳難敵四手,最終小葛莊被建奴和蒙古附軍攻破,現在正在展開激烈的巷戰。但整個村子也所剩不大了,敗局已定。
“我不會走的,本官將你們帶出來,要麼一起救亡圖存,要麼便與諸位義士一同赴死。然後再提鐵槍高呼殺奴,衝向了又一處戰團。
就在盧象升幾近滅亡的時候,莊外炮火連天,趙興的大隊人馬趕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