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不再偷工減料,那是實打實的東西。
原先天下第一的騎射,在這厚實的裝甲之下,簡直就不值一提。
紛紛飛過來的敵人弓箭,射在將士們的盔甲上,叮叮噹噹之後,根本沒有起到什麼作用。
只有敵人陣中的神射手,射中了沒有防護的將士的面門,才給將士們造成了一定的損失。
“將負傷的拉回來,後面的兄弟們補上。”
其實根本不需要王大壯的吩咐。
所有的將士,都按照平時訓練的,進行操作。
將那些負傷和死亡的將士,拖到後面。後面的將士,就義無反顧的走到了隊前,填補上陣型的缺口,讓整個大陣再次嚴密。
敵人的戰馬衝過來了,轟然之間,戰馬的碰撞,槍桿斷裂。
沉重的戰馬,用他們巨大的慣性,將一個又一個將士撞翻。
但是前面的長槍兵,依舊毫不退縮。
撞倒了一個,後面的兄弟再次上前,挺起長槍,面對著敵人。
而在他們都身後,火槍兵就好像沒有看到逼近的危險。
他們依舊好整以暇的裝填子彈,然後聽著他們的小隊長,一次又一次沉穩的下令:“放。”
“裝填,放。”
是的,現在這些訓練有術的教訓,只能用好整以暇來形容了。
因為他們不再像原先那樣,沒有軍餉錢糧,一年也沒有一次訓練。
現在他們,軍餉錢糧充足,裝備武器充足。
而他們手中的火槍,是東江鎮全鋼的火槍,大家不再擔心炸膛。
不但這樣,這些火槍,在平時,有充足的彈藥供給,將士們可以放心的操作訓練。
尤其是定裝火藥,不但保證火槍不再炸膛,讓士兵有了足夠的安全感;更主要的是,提高了裝填的速度。
現在只要三呼吸之間,就能完成裝填。
於是在這個時候,原本大明軍隊就裝備的6成火器,現在都換上了精良的武器。
士兵們不再恐懼火器自殺,而是更願意用這個東西來殺敵。
面對著蜂擁而至的敵人,火槍兵們,就站在據馬兵的身後,從容地裝填發射,將一批又一批子彈,潑灑向敵人。
雖然面對騎兵移動的身體,不能夠做到精準的射殺。
但這並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