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沒有暴怒,因為在預料之中的事情發生,還有什麼必要暴怒呢?
經過京畿之戰,大淩河戰役。尤其是在大淩河戰役中,劉光祚帶領的隊伍,一路上燒殺搶掠,打到了盛京城下。
然後又一路燒殺搶掠,實行了三光政策,裹挾了無數的漢人退去,讓大金真的是元氣大傷。
所以,皇太極明智的忍下了這口氣,在三年之中,沒有對大明,沒有對朝鮮,沒有對東江鎮進行任何的進攻。
他就是專心的安撫蒙古人,整頓內部,消除對自己威脅的人。懷柔漢人,讓漢人為自己所用。
隱忍的三年過去了,蒙古人徹底的歸心,內部威脅自己的三大貝勒,也被清除掉了,蒙八旗編制了,漢軍的兩個旗也形成了。
而最關鍵的是,女真的孩子們長大了。
在這隱忍的三年之中,女真的八旗,再一次將老的小的退役,成了真正的勇士們。
戰鬥力再一次恢復。而原先自己都承認是一個強盜集團,終於蛻變成了一個正經的國家。
而在這期間,耗費了無數的資金,佟養性沒有讓人失望,他終於仿製出了大炮,仿製出了火槍。
雖然現在的大炮依舊粗製濫造的笨重,雖然現在的火槍還是粗製濫造的不精良,但畢竟有總比沒有強。
現在的大金軍隊裡,已經悄悄的建設出了一隻神機營。
這是絕對保密的軍隊,知道的人並不是很多。
皇太極就是把這隻神機營的隊伍,當做是出其不意的鐵拳,砸向他最想砸向的敵人。
隱忍不發,勵精圖治四年時光,皇太極已經生出了要發動的心思。
就在這個時候,趙興到了皮島的訊息,他的目的,從大明的內閣裡傳了過來。
皇太極絕對不認為,不管是在大明還是在大金,都被公認是攪屎棍的趙興,是來皮島釣魚的。
他是來搞事情的。
既然有了這樣的覺悟,無論他趙興做出什麼樣的事情,皇太極都有了心理準備。
但是這個人心機絕對深沉,在平時沒有透露過一點口風,要對自己的大金採取什麼樣的行動。
他需要趙興先發動。
既然摸不清敵人的主攻方向,那就讓敵人先發動,然後再針鋒相對,這樣才能保證萬無一失,這樣才能將損失降低到最低。
既然有了這樣的覺悟和安排,面對這一場敗局,還有什麼可以發怒的呢?
盛京皇宮大政殿,皇太極面對跪倒在面前請罪的李永芳,並沒有暴怒,而是雲淡風輕的揮了揮手:“額駙起來吧,這一次的失敗,責任並不全怪你。朕還是能分得出是非的。”
李永芳感激涕零的連連磕頭,然後站起來:“這次,副將李開芳殉城,李泉戰死殉國。可惡的是李景芳,竟然棄城逃跑下落不明,奴才若是能找到他,一定不惜任何代價,幹掉他。”
皇太極笑了笑:“不過是一條喪家之犬,逃了也就逃了,現在我們不要把精力放在他的身上。你說說你這一次損失多少?”
李永芳就如實稟報:“奴才的漢軍旗,合計有4萬人,這一戰,奴才的屬下損失了1萬。”
“屬下的將士們,誓死效忠大金,效忠大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