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超重,不能超大,形態也必須要符合動力學,不然就沒辦法塞進運載火箭裡面。
而現在好了,只要飛船的空間夠大那就可以放開了折騰,比起火箭那小的可憐的空間,航天飛船的大肚子那簡直就是天堂。
王晨的航天計劃能夠執行的這麼順利的原因也會因為這個。
放寬限制後,大家只需要將先關的模組生產出來然後拼接就成,倒時候往高空一丟再除錯除錯就OK了。
方便快捷成本還低。
聽說自己的空間站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的設計安裝,王晨也是有些興奮的讓二狗子做了一份報告進來。
從上面的各種引數來看,這一次弄好的模組除了一個動力艙三個生活艙以及兩個試驗倉以外還多出了半個小廚房。
雖然不能生火但裡面的功能也不算少了,王晨甚至還看見了一小臺冰淇淋製造機。
雖然聽起來數量似乎不少,但就這些模組鹹魚號一次性就能全部拉上去,然後派出十幾個宇航員花個幾天就能完成拼裝。
不過可惜的是現在鹹魚號正在進行最後的改裝工作,而且又是接下來火星登陸的主角,想要拼接自己的空間站只能把時間往後延遲一些。
畢竟火星登陸的重要性還是要更高一點,王晨可是對那顆星球充滿了不小的期待。
如果說月球是人類走出搖籃的第一步,那火星就是人類走出太陽系的關鍵點。
光是王晨瞭解到的,火星上擁有極其豐富的礦產,那些礦物完全能夠支撐起一個前沿據點的開銷。
並且火星還擁有一定的改良潛力,雖然以現在地球的科技水平還沒辦法將火星弄成適合人類居住的生命星球,但未來希望不小。
王晨也仔細研究過有關火星的相關資料。
說起來也挺有意思,就許多證據顯示這顆紅色的星球也曾是一顆環境適宜的世界,表面也與地球一樣遍佈了海洋和湖泊。
只是這一切在火星的磁場突然消失之後就改變了,包括水和大氣層慢慢地被太陽風颳進了宇宙中,這顆星球也就變成了現在人們看到的樣子。
也就是說如果能夠想辦法恢復火星的磁場那讓火星恢復過來的想法就有可能實現。
並且火星表面的土壤依舊儲存著大量的二氧化碳,包括兩極的冰川也全是二氧化碳的乾冰。
如果能夠將他們全部給揮發出來就能將火星的大氣層恢復到類似於地球大氣層百分之十的地步。
有了溫室效應,火星表面的溫度就會提升並且靠著大氣層也能夠減免太陽的直接照射將溫度控制在一個可控範圍之中。
當然這些以目前地球的能力還很難做到,但不可否認的是,火星在人類踏入宇宙的旅途中會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就算現在還不能將火星給恢復過來,但建設一些基地還是沒問題的,有了火星這個大跳板,人類才能將手伸向更加遙遠的彼方。
書閱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