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叫孔融的小女孩,他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大哥叫孔大牛,二哥叫孔鐵蛋,三姐叫孔金妹,有一天他們的粑粑拿來幾個梨子……”
為了通俗易懂,達到教育李梅的目的,孔融讓梨李豐做了個小小的改動。
孔融讓梨講完,李梅沉沉睡去,微弱的燈光下她的小睫毛時不時還跳動幾下,偶爾嘴裡還會喃喃細語幾句夢話。
李豐仔細聽了下才清楚她說什麼,“俺要最大那個罐頭”“最大那個”“都是俺滴,俺滴”……
完了,孔融讓梨白講了。
簡陋的房間幾乎沒什麼隔音效果,大人們在火塘邊吃酒聊天的聲音能清楚的傳到李豐的房間裡,李豐一時半會睡不著。
沒睡意,開始躺床上胡思亂想,穿越大半年,爺爺李魁辦起了魚塘,父母楊玉閃李山開起了豆花店,上輩子家人可都是在地裡刨食,吃玉米窩窩頭,省吃儉用的情況下交點學費都要扣扣搜搜,哪有什麼魚塘豆花店等掙錢門路。
生活也越來越好,爺爺奶奶粑粑麻麻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燦爛,李梅也天天吃上小零嘴。
家裡破舊的校服褲子都被楊翠花收藏起來吶鞋墊,一家人不用在穿有補丁衣服褲子。
這是質的改變。
他最初是因為看到李梅舔碗的動作而想改善伙食,山裡河裡下了些陷阱,然後就連鎖反應變現在這樣了,李豐自己也沒想到。
一個舔碗引發的家庭鉅變,李豐自嘲。
現在八歲,在過十年才成年,這漫長的十年間做點啥呢?
李豐糾結。
在校坑同學,在家坑發小,去鎮坑張富貴,無厘頭式的混吃等長大成人?然後再開始做事?
不行,這樣太浪費了,李豐馬上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一年級已經結束了一半,在過五年半小學就結束,到初中也就十三歲,身體應該也長成少年,青春期長毛毛長痘痘……
李豐掰著手指頭算,等到初中身體長成,應該可以做點該做的事了。
不過這當中小學的五年半怎麼過?
認真學習天天向上?
不用,小學課程李豐哪怕不去上學都可以保證第一名,不過到初中就不行了,語文還可以,數理化英語早TM還給老師了,當初中李豐還想保持現在的成績就得花點心思了。
不過這些李豐都不擔心,穿越以後可能是因為兩個靈魂疊加,李豐發現自己的記憶力特別好,不說過目不忘,至少比上輩子甩了好幾條街。
如此記憶力,讀書只是小兒科。
李豐糾結的是小學這五年半怎麼過?躺過?混過?
找零花錢,沒必要,楊玉閃不給就找李魁要,貌似小學期間有錢也沒方式花,頂多就偶爾給小草改善一下伙食,給李梅買點零食。
按物價,每個月有個四五塊夠安排了,這點錢難不倒李豐,開春以後河裡開始又有魚貨,只要有收穫李魁每天都往飯店送。
到時候結賬還是得家裡唯一的文化人親自出馬,四捨五入後零花錢不就出來了嗎?
一番前思後想過後,零花錢的問題解決了,剩下的是這五年半做些什麼的問題。
上輩子有些遺憾,就是琴棋書畫樣樣不精通,吃喝嫖賭什麼都……,啥才藝沒有。
上輩子,李豐特別愛慕那些會吹簫會彈鋼琴會拉二胡小提琴等等有才藝的女性,特愛慕,經常有一種娶妻當娶她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