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一號早上,李豐又挎上久違的帆布書包,飯盒裡隨便裝上兩個饃,心裡罵罵咧咧的準備去上學。
“大孫,拿著中午吃。”
奶奶楊翠花往李豐飯盒裡裝了兩個煮熟的雞蛋。
“啊果,梅梅這個也給你。”
李梅看看自己手裡的一個雞蛋,猶豫了幾秒鐘,果斷的塞進李豐的飯盒裡,還牽著李豐的手執意送柴門口。
李豐要翻過小山坳,回頭一看,李梅小小的身影還杵立在柴門口,見李豐回頭使勁的揮舞著小手,清晨的山風中還遠遠的傳來“啊果!放學早點回家”“啊果,放學早一點回家”
一個小小的上學被李梅搞得十送紅軍一樣,感動得李豐在路上哼起了“小嘛小二郎,揹著書包上學堂……”
破鑼嗓子一路唱到學校。
到學校,同學們還是老樣子,老舊的衣服褲子,五花八門的書包,沒有因為一個假期而發生改變,要說改變,就是這學期一年級開學基本上都沒有家長來送小孩,都是自己被著五花八門的書包自己來的。
這年代,家長基本上都開啟放養模式,沒有接送孩子這一說,所以說7080後的長大以後都比較有韌性,吃得起苦。
當然了,李豐有改變,衣服雖舊但乾乾淨淨沒有補丁,胸口還掛著電子錶,小嫩臉上有雪花膏的味道。
自以前偷搽楊玉閃雪花膏被揍以後,李豐自己買了一盒天天搽點,山裡的氣候反覆無常,臉得從小保養,萬一長大後要靠臉吃飯呢?這事誰說得準?
同桌楊山妹的書包是米口袋縫的,李豐觀察了下縫工還很不錯,趁還沒有正式上課的功夫,她吸溜著清鼻涕和旁邊一個叫張梅梅的小女生嘰嘰喳喳著,胳膊肘無數次越過那三八線而渾然不知。
學校也沒有什麼花裡胡哨的開學儀式,第一節課發新書交學費,第二節課就開始正式上課。
學費今早楊玉閃出門前就給了李豐,十五塊八毛,不像上學期一樣楊玉閃要賣包穀湊學費,楊玉閃現在是附近村落遠近聞名的老闆娘,幾毛幾塊的早就不在話下,給李豐學費的時候一點肉疼感也沒有,只是咕噥了句“怎麼又漲了兩塊。”
李豐交了學費,領了新書,不過班上有幾個沒交的,老師也沒說啥,必不是所有家長都是楊老闆娘,拖欠學費很正常,只是吩咐他們讓家長及時準備學費,過幾天又來交,人情味十足。
李豐含著懷舊的心情翻開語文課本,第一篇是《春天》,冰雪融化,種子發芽,果樹開花,我們來到了小河邊,來到田野裡,來到山崗上,我們找到了春天。
第二篇是《桃花,蘋果花,海裳花》……
第三篇《耕地播種施肥澆水》
……捧在手心裡,滿滿的回憶,不知不覺的眼眶漸漸溼潤,忍不住讀出來。
“李豐哭了。”
同桌楊山妹的大驚小怪聲把李豐從回憶中拉回來。
“眼裡進沙子了,幫我吹吹。”李豐白了她一眼。
“我才不呢,你自己揉。”
“給你大白兔奶糖一顆,給我吹吹。”
幾分鐘後,楊山妹尖叫“李豐你別亂動,你的眼睛碰到我的嘴巴了……”
唉,多好的同桌啊!
我要吃肉肉,我要快點長大,長大後做一個有用的人,長大後……李豐內心感慨萬千。
上午下課鈴一響,孩子們像牲口出欄一樣奔向校外的角角落落,一顆楊柳樹下,李豐見到了久違的王小二同學。
“午飯帶了什麼?”
“我帶雞腿還有臘腸和饃,你呢?”
“兩個饃,三雞蛋”“你聽過天龍八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