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家家不歡而散,李大牛同學一首送親差一點讓兩個發小的隔夜飯都吐出來,自那以後金妹再也不提一起玩過家家之事,李豐也樂得耳根清淨。
豬草沒了,不過農家事多,楊玉閃又重新安排任務,每天放學以後李豐還是得默默的背上籃子,新任務~撿糞。
化肥農藥還沒普及的時代,有也捨不得買,糞是農家不可或缺的好東西,開春播種時候用量大,李豐上輩子撿過,這輩子還得撿。
所以說,穿越不是萬能的,它還得打豬草,撿糞。
穿越只是讓我們有從頭再來機會,該幹嘛還得幹嘛。
十二月一到,北風呼嘯,天氣越來越冷,教室簡陋,四處漏風,學校學生們都穿著很厚的冬衣,頭上戴著五花八門的帽子,李豐給自己整了個英雄帽,就**頭像上戴的那種。
沒有熱水袋,暖手寶等等,學生們基本上人手一個點滴瓶,裡面放熱水充當暖手寶,李豐有毛線手套,專門請楊翠花織的。
手倒沒什麼,膠鞋主要是凍腳,李豐特意每隻腳上套了三四隻襪子。
回頭看看班裡好多孩子,基本上就不穿襪子,沒戴手套,在寒風中吸溜著鼻涕,手冷了就摸那個點滴瓶,至於腳任其自然,下課了間在陽光下跺跺腳完事。
也沒見那個凍著,這時代孩子真抗凍,李豐前世也就這麼過過來的,這世就稍微有點另類。
時光飛逝,悄悄的89年元旦來了。
元旦,對臥牛村一帶山區來說是很除春節外很隆重的一個節日,因為鎮上會舉辦一年一度的騾馬交流會。
騾馬交流會也就是大型集會,主要是農村人交換或者販賣牲畜,當然還有各種擺攤的,生活用品服裝被褥玩具應有盡有,整個鎮的人基本上都會參與其中,從元旦那天開始,一般為期五天,不知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傳統,前世的李豐也記不清楚,反正記事起這樣的集會鎮上每年都會舉辦一次。
狗比作者自己也不知道外省有沒有這種集會,反正在雲南的大部分鄉鎮到目前為止還保留著這樣的傳統。
元旦前一天,楊玉閃李豐夫婦摩拳擦掌,提前一天就準備了平常四天的量,因為元旦那天鎮上會人山人海,李豐相信哪怕準備十天的量也會賣得精光。
天光大亮,李山就已經在院子裡套驢車,李魁也要去,說是去買兩頭小豬,因為家裡那兩頭馬上要殺了,得為來年作準備。
李豐當然也要去,手裡還有五個兔娃娃呢,得想辦法賣掉。
家裡就剩楊翠花和李梅看家,李梅哭鬧著要去,李豐信誓旦旦發誓回來給她帶汽水,李梅這才沒纏她。
“二啊二……”吃過早飯,驢子一聲吼,全家上鎮子,半路上遇到輛綠皮解放車,瞬間灰塵漫天起,躲都沒地躲,四人立馬變成白毛女。
不過驢車上的貨物沒事,事先用塑膠布嚴實蓋著。
這就是89年的鄉村公路,雨天泥濘晴天灰重,而且坑坑窪窪,到鎮上的時候李豐感覺自己的小臀已經嚴重變形,精心準備的新衣服也滿是灰。
唉!早知道就走小路。
已經和飯館老闆娘很熟了,在她那裡借了塊肥皂,到水溝邊洗了個頭臉,把衣服上的灰塵拍打幹淨。
還肥皂的時候順便又借了哈老闆娘鏡子和梳子,把三寸長的頭髮硬是梳了箇中分,頭可斷髮型不能亂。
“多麼帥氣逼人的小孩子啊!將來長大了不知道那家姑娘有福氣享受!”李豐對著鏡子感嘆道。
旁邊的老闆娘笑出了豬叫聲。
依依不捨的放下鏡子,這才大搖大擺回到楊玉閃的攤位上,在旁邊鋪了張塑膠布,把兔娃娃擺上面,坐得有緣人。
李豐他們來得早,九點左右就到鎮上,所以現在鎮上這會兒人還不是很多,五百米左右的街道兩邊都是忙忙碌碌的擺攤人,當地人少,外地人居多,特別是四川口音佔一半之多。
不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川人厲害吶!
因為路有遠近,上午十一點左右,鎮上才開始熱鬧起來,街上人頭攢動,叫賣吆喝聲砍價聲起此彼伏,楊玉閃李山夫婦的涼粉攤坐滿了人,李豐也賣出去兩個兔娃娃,至於爺爺李魁沒看見,估計去街尾牲畜市場那裡逛去了。
“剛出爐的保健兔娃娃,安神補腦,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
擺攤之美在於吆喝,穿越者一般都臉皮厚,李豐扯起嗓子吆喝起來。
“這是哪家的孩子啊!”
楊玉閃李山驚歎道,別過了頭,裝作一副不認識李豐的樣子,丟不起這個臉啊。
效果不錯,因為李豐是鎮上唯一擺攤的小孩,轉眼間周圍就圍滿了人,不會兒功夫就又賣出去兩個。
“小鬼,好久不見!”
只剩下一個的時候,碰到了個老熟人,就前面那個中年大叔,身邊還跟著兩個一身中山筆體的兩青年。
他笑容可掬的蹲在李豐攤位前,周圍的人見了他自覺的散了一大圈,讓出點空位,聲音也小了些。
這年頭人們畏官心思還在有點,不過李豐可不管這麼多,一是因為他穿越者,臉皮特別厚,二是他現在身份是個小孩子,小孩子嘛不懂事大人也不會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