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獨斷江山> 第二卷:官海風雨 第十一章:封賞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卷:官海風雨 第十一章:封賞 (1 / 3)

至於為什麼選擇攝政和垂簾共存,這一種折中的辦法,也是在兩宮太后和齊王之間的一種平衡。暫時來看,兩方對這樣的體制,都表示滿意。

有了這樣一個宗旨,剩下的事情就是召集王公大臣、六部九卿、翰詹科道,集議垂簾的章程。這是需要時日的事情,急也急不來,倒是另外兩件事,必須馬上處理,拖不得了。*

一是樞臣的人選,由齊王開了六個人的中樞大臣名單,呈送兩宮御覽。名單上的人,是齊王,賈旭,徐文緗,林律榛,姚源霖,彭睿孞。其中姚源霖也是反對王彧的健將,得了這個職位也算是題中應有之義;而彭睿孞,超級擢為中樞大臣,自然是為了酬庸他潛伏雲河,居中排程,機謀百出,終於打倒王彧的功勞。

第二件事,是議定六位輔政大臣的罪名。既然案子是比照謀逆來辦的,那麼領頭的王彧就絕無活命之理,其餘的五人也該各有應得之咎。

殺王彧,在西太后看來,是大快心意之事。王彧當時在雲河跋扈不臣,斷絕宮禁,逼得兩宮俯首認錯的情形,她至今想起來,仍然是恨意滿盈。但為了表示對齊王的尊重,她還是問道:“照律例的話,,該得個什麼罪呢?”

“回太后的話,依大夏律,矯詔竊政是謀反的大罪,不分首從,皆領凌遲之罪。”齊王大聲回道。

要活剮?不僅東太后臉色變得刷白,就連西太后自己的手,也抖了一下。

“這……是不是太狠了一點兒?他怎麼的也算是勳貴,律例不是有議親議貴的說法麼?”東太后遲疑了一下說道。

“謀反之罪,不在議親議貴之列!不然……”後面的話沒有說出來,但兩宮太后已經明白了。能矯詔竊政的,本來就非親即貴,若是一個平頭百姓,大約也輪不上他來“謀反”。在這樣的情形下,若是還要“議親議貴”,那就等於說連“謀反”的大罪都可以輕輕放過,何以收震懾之效?

“看怎麼能減一點吧。”西太后的本意,是殺掉王彧就可以了,凌遲之刑畢竟太過殘忍,她不願意給人留下一個刻薄寡恩的形象。於是按著“恩自上出”的說法,將王彧定了斬首。

剩下的五個人裡面,兩位太后和齊王,獨惡杜袂。他替王彧他們出了不少壞主意,包括意圖劫駕的那一回,若不是秦禝趕到護駕,結局如何就難說了。可見杜袂罪行的程度,實在不下於王彧,照理,也該難逃一死。然而——

“他是杜師的兒子。”齊王輕聲說道,兩位太后得了這一個提醒,不做聲了。

這是明擺著的,先帝能得大位,全靠老師的幫忙,不然眼前的齊王,當年就會成為皇帝,那兩宮太后的身份,就不過是四王府的一位王妃和一位側妃罷了,哪有今日之尊?因此無論如何,不可以把這位杜師傅的兒子一刀殺了。

在兩宮太后而言,是不可殺,在齊王而言,則是不能殺。他的心裡,雖然把杜袂恨得牙癢癢的,但如果殺了杜袂,必然會被人譏刺,說他將對舊事的不滿,發洩到人家兒子身上。“公報私仇”這個名聲,倘若為清議所播,擔不起。

於是將剩下的五個人分為三等,梁旬以反正的功勞,邀得寬免,不再加罪;杜袂則定了充軍,發往極北苦寒的邊疆。其餘三人,革職永不敘用;

“讓他滾得遠遠兒的,這輩子都別回來。”李念凝,恨恨地說。

========分割線========

罰完了過,就輪到賞功了,要對這次政變中立下功勞的主要人員,做第一次封賞,以為激勵。這裡面,也有個訣竅,就是賞得留有餘地——畢竟時間倉促,賞格可能會定得不合適,如果低了,那麼下一次可以再加上去,但如果定得高了,那就會尷尬,總不成明發了以後再追奪回來?

第一功自然是齊王,於是在和親王的名號之上,另賜了一個響亮的名頭“議政王”。這是一個極大的殊榮,表明齊王的身份,不是一般的樞臣領袖,不僅地位在諸王之上,而且秉持大政的含義,呼之欲出。

其次是彭睿孞,除了進入中樞之外,還賞了左都御史的頭銜。

岐王賞了侍衛內大臣,總掌宮禁宿衛,是個極重要的位置,也讓他好武喜兵的夙願,一得所償。

沈浼官升一級,另加賞所有武將最為看重的麒麟袍一件。金銀之自不必說了。

接下來,終於輪到身為五品將軍秦禝了。為了酬謝他的迭立大功,齊王的意思是,在禁軍衙門這邊,給秦禝騰出一個三品的的位置。

直升三品!邁入勳貴之列,齊王得意的想,當初許給他的諾言,完全兌現,秦禝一定會感激異常。而這個賞格雖然重了些,但兩宮太后,想來亦不會反對。

“秦禝立下的大功,我們姐妹倆,可都是親眼看見的,”聽了齊王的話,李念凝先看了東太后一眼,才緩緩對齊王說道:“六爺,我想賞功罰過,總要讓人能心服口服才好,這個秦禝的賞格,是不是可以再斟酌一下?”

平素話不多的東太后,也點頭說道:“是啊,這個秦禝,真的是忠心耿耿。出生入死的,是該好好賞一賞他。”

原來不但不反對,而且還意猶未足!向來機敏善言的齊王,被弄得瞠目結舌,一時不知所對。秦禝以五品的身份,驟進為三品,已經算是極大的提拔,不知西太后,何以對他格外青眼有加?

“御林軍統帥的位置,不是還空著麼?這是個要緊的職位,該好好琢磨琢磨,找個合適的人選。”西太后還是用商量的口吻向齊王說。

雖然是商量的口吻,用心卻昭然若揭,如果禁軍是京畿的常備軍,那御林軍,就是皇帝真正的近衛親軍,掌握京城的治安。但是迴鑾以後,齊王已經將這個職位許給了別人。現在西太后開了口,倒讓人難辦了。

跪在後面的賈旭,看出齊王的尷尬,開口替他解圍:“啟稟太后,御林軍統帥一職,事關京師安危,非得有一個熟稔京師防務,穩重老道的人來主持。臣等商議過,覺得以於正乾來調補,最是合適。秦禝忠勇有加,但是剛剛轉調京畿不久,還需歷練,但只要稍加歷練,自然會有大用之日,求兩位太后明鑑。”

李念凝屬意秦禝,倒並不全為了自己的那一段私情。秦禝在危難之時屢屢救駕,給她和皇后留下的印象太深刻,因此她和皇后都覺得,如果秦禝能夠提督京城,那她們在深宮之中,才足以心安。現在聽了賈旭的話,知道自己想左了——正如賈旭所暗示的,秦禝到底還年輕,缺乏歷練之下,驟然擔當這個職位,恐怕也做不好。

“賈公這一番話,是老成謀國之言,我們姐妹倆是想差了,”西太后坦然認錯,“王爺,我們有見識不到的地方,你不要客氣,儘管說。”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