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賣非洲黃花梨這件事對於陳述而言也是一個試驗,和查吳開暢的案子一樣,陳述在探索自己可以用系統做些什麼。
比如查案、以及投機倒把……
當然,投機倒把雖然能賺到錢,但畢竟不是事業,偶爾做一兩次也就是了。陳述更多時候還是呆在片場。
另外,周康成這個人倒是讓陳述挺在意。
在看到周康成與孫琪在早餐時分析吳開暢那個案子的報案人時,陳述就在想,如果對方對這件事很在意,能推理到哪一步?
自己之前好像有些地方有所疏忽……
而在倒賣黃花梨這件事之後,陳述也看到了周康成的推理能力,對方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然後一起喝了個茶。
“讓周總少賺了二十兩萬,不好意思了。”陳述端著茶杯笑道。
周康成擺了擺手。
“沒什麼的,陳總如果早說,大家一起掙錢也好。”
“就是原先不知道啊,原來承齊傢俱廠是周總的產業,不然我也不會橫插一杆子。”
周康成問道:“陳總是哪裡得到的訊息?”
“有個朋友告訴我的,他很厲害……”
這般聊了幾句之後,這件事也就揭了過去。
陳述看到周康成腦海中對自己的印象是“這個年輕人有點小門道,但為了賺二十萬耍小聰明,算不上大智慧。”
而當時周康成對吳開暢案子的報案人的印象則是“這個人很厲害。”
兩相對比,陳述就大概清楚以後自己用系統做事的邊界在哪裡……
喝完茶,兩人道了別,之後彼此的關係就是“隔壁公司的點頭之交”,至少周康成是這麼認為的。
~~
然而當天晚上,周康成回了家,等他老婆孫琪回來和他說了一件小事。
“還記得我上次和你說的那個案子的報案人嗎?”
“記得。”
孫琪說道:“有線索了。是個年輕人,他打電話的小賣部老闆做了個相貌描述,已經畫出來了。”
“人家又沒犯法,你們找他做什麼?”
“能把案件瞭解得這麼詳細,最好還是找出來問一問。”
周康成漫不經心道:“這件我倒是挺好奇的,他長什麼樣?”
“你有什麼好奇的?”